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雨湿渡头草,风吹坟上花全文

雨湿渡头草,风吹坟上花

出处:《山行经村径
唐 · 长孙佐辅
一径有人迹,到来唯数家。
依稀听机杼,寂历看桑麻。
雨湿渡头草,风吹坟上花
却驱羸马去,数点归林鸦。

拼音版原文

jìngyǒuréndàoláiwéishùjiā
tīngzhùkànsāng

湿shītóucǎofēngchuīfénshànghuā
quèléishùdiǎnguīlín

注释

一径:一条小径,指乡间小路。
人迹:人的足迹,指有人走过的地方。
依稀:模糊不清,隐约。
机杼:织布机,这里代指纺织劳作。
寂历:寂静而冷落。
桑麻:桑树和麻,古代重要的经济作物。
雨湿:被雨水打湿。
渡头:渡口,过河的地方。
风吹坟上花:风儿吹动着坟墓上的花草,暗示岁月的流逝。
却驱羸马去:却要骑着瘦弱的马离开,表达离别的无奈。
数点归林鸦:几只归巢的乌鸦,象征着回家的意象。

翻译

一条小路有人走过,只有几户人家。
隐约能听见织布的声音,寂静中看着桑麻摇曳。
雨水打湿了渡口的草丛,风吹动坟墓上的花朵。
转身驾驭瘦弱的马离开,几点乌鸦飞回树林,那是家的方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行者穿越乡村小道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农耕生活的细腻描述,展现了诗人独到的艺术魅力。

“一径有人迹,到来唯数家。”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偏远的场景,道路上有人的足迹,但来往行人极少,只有一些家庭。这里传递出一种隐逸自在的生活氛围。

“依稀听机杼,寂历看桑麻。” 这两句诗中,“机杼”指的是织布时用来提举梭子的工具,其声音往往是乡间劳作的节奏。诗人通过耳边偶尔传来的织布声和目光所及的桑树、麻田,勾勒出一种农耕生活的平和景象。

“雨湿渡头草,风吹坟上花。” 这两句则以自然景物来烘托情感。细雨打湿了渡口的野草,而春风轻拂着墓地上的花朵,这些意象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而又带有淡淡哀愁的情绪。

“却驱羸马去,数点归林鸦。” 最后两句,诗人驾驭着骄傲的马匹离开了这个地方,而天色渐晚,只见几只乌鸦飞回林中,这不仅是对场景的描写,也暗示了一种旅途将尽、日落人静的情境。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和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旅行过程中所见所感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