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头为谈经白,家因好客贫全文

头为谈经白,家因好客贫

出处:《哭林止庵
宋 · 艾性夫
止庵诸老行,今日九原人。
头为谈经白,家因好客贫
欲铭贞曜墓,来哭广成真。
俯仰南湖月,瑶琴锁碧尘。

拼音版原文

zhǐānzhūlǎoxíngjīnjiǔyuánrén

tóuwèitánjīngbáijiāyīnhǎopín

míngzhēnyàolái广guǎngchéngzhēn

yǎngnányuèyáoqínsuǒchén

注释

止庵:指代某处或某人的居所。
九原:古代对死者的称呼,指墓地。
谈经:研究和讲解佛经。
白:形容头发因年老而变白。
好客:喜欢接待客人。
贞曜:光明正大的品德。
广成真:广成子,传说中的仙人。
南湖:具体的地名,可能指的是某个湖泊。
瑶琴:古代的一种精致的琴。
碧尘:绿色的尘埃,形容环境清幽。

翻译

止庵的老人们已经离去,如今成了九泉之下的故人。
他们的头发因研读佛经而变得苍白,家庭因热情待客而略显贫困。
想要在他们的墓碑上刻下美德的光辉,我们来哀悼广成子这位真正的仙人。
在南湖的月光下低头仰望,那清冷的瑶琴似乎锁住了尘世的喧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艾性夫的作品,名为《哭林止庵》。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故人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

“止庵诸老行,今日九原人。”开篇即设立了一种超脱尘世、达观人生的氛围。“止庵”指的是林止庵先生的居所,“诸老行”则表明他与众高僧共同修行之道。这里通过“今日九原人”一句,暗示了林止庵已经仙逝,转而成为天界中的人。

“头为谈经白,家因好客贫。”此处描绘了林止庵生前的形象,他头顶光秃如同雪白,时常与人讨论佛经。他的家境因为他乐于接待四方来客而显得比较贫寒。

“欲铭贞曜墓,来哭广成真。”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前往林止庵的墓地,为其刻下美好的名号,并且为之哀悼。广成真可能是对林止庵的一种尊称或法号。

“俯仰南湖月,瑶琴锁碧尘。”在这两句中,诗人通过描述自己面向南湖的明月,以及瑶琴(一种古代乐器)被尘土所覆盖的情景,抒发了对林止庵的怀念之情。这里的“俯仰”一词既可理解为诗人的心境起伏,也象征着他在时间和空间上与故人相连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故人的生前形象、品格和精神世界的描绘,以及诗人个人的哀悼之情,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消长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