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系苍生人望久,道行世子国师尊
出处:《尹洞山祭酒枉顾草堂有作见赠次韵二首》
明 · 唐顺之
独持鸣铎启群昏,南北诸儒尽在门。
身系苍生人望久,道行世子国师尊。
过忧治世常如病,冥契真诠不着言。
别后知公心事在,每□□斗坐孤村。
身系苍生人望久,道行世子国师尊。
过忧治世常如病,冥契真诠不着言。
别后知公心事在,每□□斗坐孤村。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唐顺之作,题为《尹洞山祭酒枉顾草堂有作见赠次韵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一位学者尹洞山来访,诗人以诗相迎的情景。
首句“独持鸣铎启群昏”形象地描述了尹洞山作为知识的引导者,以其智慧和学识照亮了周围人的迷茫。接着,“南北诸儒尽在门”则表明尹洞山广纳贤才,不论来自何方,都愿意接纳并共同探讨学问。
“身系苍生人望久,道行世子国师尊”两句进一步赞扬尹洞山不仅关心个人学术成就,更致力于为民众谋福利,深受人们的尊敬与期待。他如同国师一般,引领着国家的文化与道德方向。
“过忧治世常如病,冥契真诠不着言”则表达了尹洞山在治理社会时的忧虑与努力,以及他在追求真理道路上的执着与深思,这些思考往往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
最后,“别后知公心事在,每□□斗坐孤村”暗示了诗人对尹洞山的思念与敬仰之情,即使在分别之后,也常常想起尹洞山的教诲与智慧,仿佛在孤独的村庄中也能感受到他的存在与影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尹洞山作为学者与教育者的崇高形象,以及他对社会与人民的深远影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其的深切敬意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