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偶自会,浮云落日那能忘
出处:《送徐汝思郎中使蜀虑囚兼悉鄙志》
明 · 王世贞
长安二月百花明,花间好鸟嘤其鸣。
骑马低回问所适,眼中何人一李生。
李生为予赋白雪,击节高歌唾壶缺。
两心炯炯中自知,至赏岂得逢人说。
谁其之子清而扬,抚琴不弹弦意长。
高山流水偶自会,浮云落日那能忘。
从此论诗更吾子,予也开襟荐兰芷。
沉钩溟渤红珊瑚,明月波光夜深起。
文章陆沉世所贱,千年得失人不见。
其若天涯生咫尺,陌头飞英乱飘霰。
青丝鹔鹴桃叶马,徐卿持节称使者。
倾城冠盖走相送,众中无言泪盈把。
汉天西尽有光辉,诏许推环国士知。
陇云马首三千折,栈道猿声十二时。
峨眉山深白日照,锦官溪冷东风吹。
巴人诵檄输賨布,夷女迎船歌竹枝。
滟滪秋沉疾如矢,白帝江陵七百里。
锦袍嵬坐映江水,徐卿丈夫当尔尔,岂无故人王与李。
足迹凄凉金马门,烽烟慷慨铜驼里。
古人恒悲生别离,灞桥水东不复西。
朱颜鬒鬓有时易,蕙质兰芬应未携。
对君长揖藏吴钩,鸊鹈膏湿寒芒愁。
它日延津倘相遇,三星斗间银河流。
骑马低回问所适,眼中何人一李生。
李生为予赋白雪,击节高歌唾壶缺。
两心炯炯中自知,至赏岂得逢人说。
谁其之子清而扬,抚琴不弹弦意长。
高山流水偶自会,浮云落日那能忘。
从此论诗更吾子,予也开襟荐兰芷。
沉钩溟渤红珊瑚,明月波光夜深起。
文章陆沉世所贱,千年得失人不见。
其若天涯生咫尺,陌头飞英乱飘霰。
青丝鹔鹴桃叶马,徐卿持节称使者。
倾城冠盖走相送,众中无言泪盈把。
汉天西尽有光辉,诏许推环国士知。
陇云马首三千折,栈道猿声十二时。
峨眉山深白日照,锦官溪冷东风吹。
巴人诵檄输賨布,夷女迎船歌竹枝。
滟滪秋沉疾如矢,白帝江陵七百里。
锦袍嵬坐映江水,徐卿丈夫当尔尔,岂无故人王与李。
足迹凄凉金马门,烽烟慷慨铜驼里。
古人恒悲生别离,灞桥水东不复西。
朱颜鬒鬓有时易,蕙质兰芬应未携。
对君长揖藏吴钩,鸊鹈膏湿寒芒愁。
它日延津倘相遇,三星斗间银河流。
鉴赏
这首明代王世贞的《送徐汝思郎中使蜀虑囚兼悉鄙志》是一首送别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和对时事的感慨。诗的前四句描绘了长安二月春光明媚的景象,鸟语花香,诗人与友人李生相遇,李生为他吟咏白雪,气氛热烈。接着,诗人赞美徐汝思的才情,如高山流水般难得,清雅且深沉。
诗中提到“从此论诗更吾子”,表明诗人对徐汝思在诗歌上的期待和认可,同时也流露出对文人士大夫命运的感叹,暗示了当时社会对文学的忽视。诗人以“沉钩溟渤红珊瑚”、“青丝鹔鹴桃叶马”等意象,描绘出徐汝思出使蜀地的豪迈场景,以及沿途的壮丽风光。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丝凄凉,如“烽烟慷慨铜驼里”暗指战乱,以及对故人王与李的怀念。最后,诗人以“对君长揖藏吴钩”表达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可能的重逢寄予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送别的离愁,又有对人才的赞赏,还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展现了王世贞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