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昔是吴王国,表里湖山本充塞
出处:《钝庵诗为印长老作》
宋 · 饶节
姑苏昔是吴王国,表里湖山本充塞。
吴王亡后台观空,只有湖山亡不得。
斋钱吴越又富足,前身端受灵山嘱。
平生佛事满东南,上下君民总纯熟。
阿师累世同此会,外家更是东南最。
晚年彷佛传双林,乡里推高无与对。
阿师四海老行脚,偶向南阳露头角。
他年欲识痴钝人,发长衲敝人谁觉。
吴王亡后台观空,只有湖山亡不得。
斋钱吴越又富足,前身端受灵山嘱。
平生佛事满东南,上下君民总纯熟。
阿师累世同此会,外家更是东南最。
晚年彷佛传双林,乡里推高无与对。
阿师四海老行脚,偶向南阳露头角。
他年欲识痴钝人,发长衲敝人谁觉。
鉴赏
这首诗以钝庵为题,为印长老而作,饶节在宋代的文坛上留下了一篇独特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姑苏的历史变迁,从吴王国的兴盛到湖山的永恒,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不朽。接着,诗人通过“吴王亡台观空”这一句,巧妙地将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永恒对比,引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接下来,诗人提到吴越的富足与前生的宿愿,以及阿师(即印长老)在佛事上的广泛涉猎和对君民的深刻影响。通过“平生佛事满东南,上下君民总纯熟”,诗人赞美了印长老在宗教领域的深厚造诣及其对社会的积极贡献。
最后,诗人以“阿师四海老行脚,偶向南阳露头角”描绘了印长老的游历与修行,以及他在南阳的短暂停留。通过“他年欲识痴钝人,发长衲敝人谁觉”这一问句,诗人表达了对印长老独特个性和深邃智慧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对那些能够洞察其内在品质之人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历史的回顾与自然的赞美,更蕴含了对宗教信仰和个人修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智者形象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