睥睨黄金屑,罘罳赤玉瑛
明 · 胡直
化岭连西极,香山翊上京。
三关增险阨,九塞倚峥嵘。
脉度昆崙迩,襟开辽海横。
飞神先鸟去,挈侣溯泉行。
花密红中骑,萝深绿外軿。
妙高凌帝释,巨丽眇仙瀛。
八水开功德,三车迈路程。
龙宫日月迥,鹫苑殿堂闳。
亭俯多罗树,垣围善见城。
砗磲分陛级,璎珞挂檐楹。
睥睨黄金屑,罘罳赤玉瑛。
法轮回象宝,梵铎震鲸声。
鹿子游相亚,狮王吼欲轰。
谷虚松韵远,园敞竹林瑩。
先帝留黄幄,今皇驻綵旌。
龙神争护跸,天女下弹筝。
蓄德兼三昩,观风览八纮。
讵异游姑射,应同问广成。
慈云浮濊润,慧日镇常明。
自匪天游豫,那觇世太平。
赓歌前达迹,清赏此时情。
均有林中好,曾无身外撄。
觉花悦净性,忍草惬幽贞。
古刹登鸡足,高僧得马鸣。
胜招青雀鸟,法度白猿精。
盛夏炎无暑,中霄月正晴。
漱流不记处,选洞更忘名。
静窟同忉利,寒崖过国清。
眼空南膳部,身倚西长庚。
吾道原无外,空门藉有醒。
天机自丧我,真寂本无生。
回首尘寰客,何心火宅争。
相携归省闼,还为语朝英。
三关增险阨,九塞倚峥嵘。
脉度昆崙迩,襟开辽海横。
飞神先鸟去,挈侣溯泉行。
花密红中骑,萝深绿外軿。
妙高凌帝释,巨丽眇仙瀛。
八水开功德,三车迈路程。
龙宫日月迥,鹫苑殿堂闳。
亭俯多罗树,垣围善见城。
砗磲分陛级,璎珞挂檐楹。
睥睨黄金屑,罘罳赤玉瑛。
法轮回象宝,梵铎震鲸声。
鹿子游相亚,狮王吼欲轰。
谷虚松韵远,园敞竹林瑩。
先帝留黄幄,今皇驻綵旌。
龙神争护跸,天女下弹筝。
蓄德兼三昩,观风览八纮。
讵异游姑射,应同问广成。
慈云浮濊润,慧日镇常明。
自匪天游豫,那觇世太平。
赓歌前达迹,清赏此时情。
均有林中好,曾无身外撄。
觉花悦净性,忍草惬幽贞。
古刹登鸡足,高僧得马鸣。
胜招青雀鸟,法度白猿精。
盛夏炎无暑,中霄月正晴。
漱流不记处,选洞更忘名。
静窟同忉利,寒崖过国清。
眼空南膳部,身倚西长庚。
吾道原无外,空门藉有醒。
天机自丧我,真寂本无生。
回首尘寰客,何心火宅争。
相携归省闼,还为语朝英。
鉴赏
此诗描绘了西山及碧云、香山两寺的壮丽景象与宁静氛围,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化岭”、“香山”、“三关”、“九塞”等,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的雄伟,也隐喻了佛法的深远和广大。
“脉度昆崙迩,襟开辽海横”,以昆仑山脉和辽阔大海象征佛法的广阔和深远。“飞神先鸟去,挈侣溯泉行”,通过神灵和伴侣的行动,表现了对佛法修行的向往和追求。“花密红中骑,萝深绿外軿”,描绘了寺院内外的美丽景色,体现了佛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妙高凌帝释,巨丽眇仙瀛”,将寺院比作超越人间的仙境,表达了对佛教境界的高度赞美。“八水开功德,三车迈路程”,象征着佛教修行的功德积累和道路的漫长与坚定。“龙宫日月迥,鹫苑殿堂闳”,通过龙宫和鹫苑的对比,展现了佛教世界的神秘与庄严。
“亭俯多罗树,垣围善见城”,描绘了寺院内的景致,多罗树和善见城象征着佛教的教义和理想社会。“砗磲分陛级,璎珞挂檐楹”,以珠宝装饰的细节,展示了佛教艺术的精致与华美。“法轮回象宝,梵铎震鲸声”,强调了佛法的传播与影响,以及其内在的智慧与力量。
“鹿子游相亚,狮王吼欲轰”,通过动物的形象,展现了佛教中的慈悲与威严。“谷虚松韵远,园敞竹林莹”,描绘了寺院周围的自然景观,体现了佛教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眼空南膳部,身倚西长庚”,表达了对佛教智慧的追求和对宇宙真理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对西山及两寺的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精神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