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湓城杨司马,知君望国有新诗
出处:《送杨皞东归》
唐 · 卢纶
登楼掩泣话归期,楚树荆云发远思。
日里扬帆闻戍鼓,舟中酹酒见山祠。
西江风浪何时尽,北客音书欲寄谁。
若说湓城杨司马,知君望国有新诗。
日里扬帆闻戍鼓,舟中酹酒见山祠。
西江风浪何时尽,北客音书欲寄谁。
若说湓城杨司马,知君望国有新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登楼:登上高楼。掩泣:掩面哭泣。
楚树荆云:指代楚地的景物,这里代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发远思:引发遥远的思念。
日里:在白天。
戍鼓:边防的鼓声。
舟中酹酒:在船上祭酒。
山祠:祭祀山神的祠庙。
西江:指长江。
风浪何时尽:风浪何时平息。
北客:来自北方的旅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音书:音信,书信。
欲寄谁:想要寄给谁。
湓城:地名,今江西九江。
杨司马:唐代诗人杨巨源,曾任司马之职。
望国:关注国家。
新诗:新的诗歌作品,指诗人对国家的关心和创作。
翻译
登上高楼忍不住泪流满面,谈论归期,楚地的树木荆云勾起我遥远的思绪。白天扬帆航行时能听到边防的鼓声,船中祭酒时可见到岸边的祠庙。
西江的风浪何时才能平息,北方的来信又该寄给谁呢?
如果说到湓城的杨司马,他知道你对国家充满新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纶的《送杨慎东归》,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思念故土的情感之作。诗中通过登楼、掩泣、望远等动作,描绘出诗人对朋友即将离开的不舍与深沉的乡愁。
"登楼掩泣话归期"一句,表达了诗人在送别时的悲伤心情。"楚树荆云发远思"则通过自然景物,传达了诗人的遥远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日里扬帆闻戍鼓,舟中酹酒见山祠",生动地描绘了朋友启程的情景,以及诗人在船上饮酒、望着山中的神庙,心中所怀想的画面。
"西江风浪何时尽,北客音书欲寄谁"表达了对远方朋友长久不见面的忧伤和无尽的思念之情。诗人希望通过书信与远方的朋友保持联系,但又感到时间漫长,渴望得到回音。
最后两句"若说湓城杨司马,知君望国有新诗"则透露出诗人的期待,他期盼着朋友回到故乡后,也会有新的诗篇流传,这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更是对文学创作的鼓励和期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幅动人心魄的送别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精细描绘与内心复杂情感的表达,卢纶成功地传递了离别时的深切情感和对朋友的深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