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烦俗子问,有愧达人嗤
出处:《登舟示邢子友》
宋 · 赵鼎
尽室嗟何往,穷年浪自悲。
才疏身潦倒,地远迹孤危。
风雨江南岸,豺狼天一涯。
畏途端可悯,薄宦竟奚为。
已失田园计,难忘升斗资。
毋烦俗子问,有愧达人嗤。
病马思春草,惊乌绕夜枝。
登舟一长叹,此意只君知。
才疏身潦倒,地远迹孤危。
风雨江南岸,豺狼天一涯。
畏途端可悯,薄宦竟奚为。
已失田园计,难忘升斗资。
毋烦俗子问,有愧达人嗤。
病马思春草,惊乌绕夜枝。
登舟一长叹,此意只君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鼎所作的《登舟示邢子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与无奈,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忧虑。
首联“尽室嗟何往,穷年浪自悲”描绘了诗人与家人一同感叹着往昔的时光已逝,岁月的流逝让人徒增悲伤。颔联“才疏身潦倒,地远迹孤危”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自我评价——才能不足导致生活困顿,身处偏远之地,孤独且处境危险。颈联“风雨江南岸,豺狼天一涯”以自然景象象征人生的艰难与险恶,无论是江南的风雨还是天边的豺狼,都喻示着生活的不易。尾联“畏途端可悯,薄宦竟奚为”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同情与困惑,即使面对困难,也难以找到出路。
接下来,“已失田园计,难忘升斗资”反映了诗人对失去稳定生活的遗憾,同时又担忧着生计问题。诗人接着自省,“毋烦俗子问,有愧达人嗤”,表明他不愿被世俗之人打扰,同时也对自己有所惭愧,可能是因为无法达到某些社会期待或标准。最后,“病马思春草,惊乌绕夜枝”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病马渴望春草,暗示了对恢复生机和希望的渴望,同时“惊乌绕夜枝”则可能象征着内心的不安与焦虑。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