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德宜优汉高帝,知音惟有贵乡公
出处:《少康》
宋 · 王十朋
虞仍靡艾共输忠,一旅中兴复禹功。
较德宜优汉高帝,知音惟有贵乡公。
较德宜优汉高帝,知音惟有贵乡公。
鉴赏
此诗《少康》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少康的描绘与评价,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功绩的深刻思考。
首句“虞仍靡艾共输忠”,以“虞”代指夏朝末年,暗示在夏朝衰败之际,仍有忠臣如靡艾者,为国家命运尽心尽力。这一句既是对历史忠贞之士的颂扬,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动荡、贤良难寻的感慨。
次句“一旅中兴复禹功”,则聚焦于少康的历史功绩。少康作为夏朝的一名将领,在一次战役中力挽狂澜,不仅挽救了夏朝的颓势,更是恢复了大禹时代的功业。这一句不仅赞扬了少康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更体现了其对国家复兴的卓越贡献。
接下来,“较德宜优汉高帝”,将少康与汉高祖刘邦相比较,认为在道德与才能上,少康应略胜一筹。这一对比不仅凸显了少康个人品质的高尚,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道德标准的重视。
最后一句“知音惟有贵乡公”,表达了诗人对少康的深刻理解和欣赏,认为只有真正了解少康的人,才能认识到他的价值和贡献。这里的“贵乡公”可能指的是某位能够理解少康的知音,强调了知音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少康独特魅力的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赞美,展现了少康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的崇敬之情和对道德品质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