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植梯悬碧落,共操长帚扫妖氛
出处:《晚晴寄满子权》
宋 · 王令
常恐朝阴至夕曛,好风吹去信多勤。
得逢白日忽开眼,可惜青天尚有云。
安得植梯悬碧落,共操长帚扫妖氛。
恨无玉纩充天耳,垤鹳鸣鸠愿不闻。
得逢白日忽开眼,可惜青天尚有云。
安得植梯悬碧落,共操长帚扫妖氛。
恨无玉纩充天耳,垤鹳鸣鸠愿不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常恐:常常担心。朝阴:早晨的阴霾。
夕曛:傍晚的昏暗。
好风:好天气的风。
信:书信。
白日:白天。
忽开眼:突然睁开眼睛。
青天:晴朗的天空。
云:乌云。
安得:如何能够。
碧落:天际。
操:握持。
妖氛:邪恶的气息。
玉纩:灵验的耳饰。
充:充满。
垤鹳:蝼蚁。
鸣鸠:斑鸠。
翻译
常常担心早晨的阴霾到傍晚就变得昏暗,好风总是频繁地吹走书信。一旦遇到白天突然睁开眼睛,可惜青空仍有乌云笼罩。
如何能搭建梯子直通天际,与你一起挥舞长帚扫除邪恶气息。
遗憾的是没有灵验的耳饰来倾听,只愿听不见蝼蚁、鹳鸟和斑鸠的叫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名为《晚晴寄满子权》。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急切心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常恐朝阴至夕曛”,表达了诗人对于天气变化的担忧,以及希望能有更多的晴朗日子的愿望。“好风吹去信多勤”则是诗人期待着清风能够带走不祥之物,保持环境的清洁和纯净。
“得逢白日忽开眼”,描绘了天空突然放晴的情景,阳光如同眼睛一般,明亮而温暖。“可惜青天尚有云”,诗人虽然欣喜于突如其来的晴朗,却也感到一些遗憾,因为天空中仍然有乌云漂浮。
“安得植梯悬碧落”,这一句中,“植梯”意指攀登高处,通过“悬碧落”的形象,可以想象诗人想要触及蓝天白云的渴望。“共操长帚扫妖氛”,则是希望与他人一同使用长柄的扫帚驱散邪恶之气。
最后两句,“恨无玉纩充天耳,垤鹳鸣鸠愿不闻”表达了诗人的理想和愿望。这里的“玉纩”象征着纯净无暇的东西,而“充天耳”则是希望这种纯净能够充满整个天空,让人听不到任何不和谐的声音。而“垤鹳鸣鸠愿不闻”中的“垤鹳”指的是乌鸦等动物,“鸣鸠”则是它们的叫声,诗人表示即使是这些声音,也希望能够不再听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干净环境和纯粹心灵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