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徐下阶瑶立,下尽荼蘼阴转东
出处:《春夜谣》
明 · 谢晋
花梢日堕房栊黑,蜡炉初烧画屏侧。
翠鬟重整待归筵,嘶马无声桂花陌。
嫦娥唤月出海宫,薄云碎帖鱼鳞红。
徘徊徐下阶瑶立,下尽荼蘼阴转东。
莺魂蝶梦芳丛底,飘荡春风一千里。
重城漏断来不来,侧卧和衣听阍启。
翠鬟重整待归筵,嘶马无声桂花陌。
嫦娥唤月出海宫,薄云碎帖鱼鳞红。
徘徊徐下阶瑶立,下尽荼蘼阴转东。
莺魂蝶梦芳丛底,飘荡春风一千里。
重城漏断来不来,侧卧和衣听阍启。
鉴赏
这首《春夜谣》描绘了明末诗人谢晋对春夜的独特感受与想象。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将春夜的静谧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花梢日堕房栊黑”,以日落为引子,描绘出夜幕降临的景象,花梢上的光线逐渐消失,四周陷入一片昏暗之中。接着,“蜡炉初烧画屏侧”一句,通过点燃蜡烛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蜡烛的光亮与画屏的映衬,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翠鬟重整待归筵,嘶马无声桂花陌”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翠鬟(形容女子的发髻)在等待宴会的开始,而远处的桂花路上,马儿的嘶鸣声已悄然消失,一切显得格外和谐与宁静。
接下来,“嫦娥唤月出海宫,薄云碎帖鱼鳞红”描绘了一幅月升云动的壮丽景象。嫦娥召唤月亮从海宫中升起,薄云如鱼鳞般排列,红色的光芒点缀其间,展现出月夜的奇幻与美丽。
“徘徊徐下阶瑶立,下尽荼蘼阴转东”则描绘了月亮缓缓下降的情景,它仿佛站在瑶台上,直到最后消失在东方的茶蘼花丛中,整个过程充满了诗意与浪漫。
“莺魂蝶梦芳丛底,飘荡春风一千里”两句,通过莺魂蝶梦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莺鸟在花丛中自由飞翔,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春风拂过,带来了无尽的生命力。
最后,“重城漏断来不来,侧卧和衣听阍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夜晚的留恋。在寂静的夜晚,诗人侧卧着,听着门扉开启的声音,心中或许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当前时光的不舍。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夜的静谧与美丽,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