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兰汤俨若存,螺发新逾瑩全文

兰汤俨若存,螺发新逾瑩

出处:《四月八日观浴佛
明 · 欧大任
心猿持不竞,意絮飞初定。
热恼除焦煎,贪嗔戒急缮。
皈依趋道场,圆照启禅镜。
兹晨方大寤,天竺降祥庆。
丈六挺金身,说法众生听。
苦行曾六年,沐浴竹园静。
罽宾留象尊,波斯转轮正。
兰汤俨若存,螺发新逾瑩
礼罢鹫山钟,讲馀鸰堂磬。
沙弥结夏时,正可求自性。
清凉五罪销,寥廓六尘净。
以此度世人,平等超三乘。
请谢八关斋,忏悔已恭命。
至理归无生,悠然发高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四月八日观浴佛的场景,充满了佛教的修行氛围和仪式感。诗中以“心猿”和“意絮”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清净与修行的过程。通过“热恼除焦煎”、“贪嗔戒急缮”,诗人强调了去除烦恼、戒除欲望的重要性。皈依道场、圆照禅镜,则展现了修行者对佛法的追求和对智慧的探索。

“兹晨方大寤,天竺降祥庆”一句,将观浴佛的活动与古代印度的祥瑞相联系,增添了神圣的色彩。丈六金身的佛陀形象,象征着佛法的庄严与伟大,而“苦行曾六年,沐浴竹园静”则展示了佛陀修行的艰辛与宁静。

诗中提到的“罽宾留象尊,波斯转轮正”,可能是指佛教在不同地区的传播与影响,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解和接纳。兰汤、螺发、鹫山钟、鸰堂磬等细节,描绘了佛教仪式的庄严与细致。

“以此度世人,平等超三乘”表达了通过修行可以超越世俗,达到平等与智慧的境界。最后,“请谢八关斋,忏悔已恭命”则体现了佛教中的斋戒与忏悔,是净化心灵、寻求解脱的重要途径。

整首诗通过对佛教仪式和修行过程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佛教的核心理念——净化内心、追求智慧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