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车载具家频徙,应俗为文笔大惭
出处:《答徐伯枢见寄二首》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十载风尘走朔南,白头如雪面如蓝。
借车载具家频徙,应俗为文笔大惭。
茅屋雨添苔上壁,竹林烟护笋抽簪。
别来行路难行甚,何夕挑灯细与谈。
借车载具家频徙,应俗为文笔大惭。
茅屋雨添苔上壁,竹林烟护笋抽簪。
别来行路难行甚,何夕挑灯细与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诗人面对生活的艰辛与变迁的感慨。首联“十载风尘走朔南,白头如雪面如蓝”以“风尘”、“朔南”、“白头”、“面如蓝”等词勾勒出诗人历经沧桑的形象,既有岁月的痕迹,也有对过往的回忆。颔联“借车载具家频徙,应俗为文笔大惭”则反映了诗人在生活中的奔波与无奈,以及在创作上的自我反省和谦逊。颈联“茅屋雨添苔上壁,竹林烟护笋抽簪”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坚韧。尾联“别来行路难行甚,何夕挑灯细与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徐伯枢的思念之情,以及渴望与之深入交流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个人经历和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