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散咏乐情,畅然形神舒
出处:《高彦恢适安堂》
元末明初 · 陈亮
即地可栖遁,何必远结庐。
作堂依故宅,聊以适起居。
青青映户庭,嘉木罗且敷。
图史积左右,日与文士俱。
有时风日佳,行吟步前除。
萧散咏乐情,畅然形神舒。
用世岂无心,出门畏嵚岖。
优游保贞素,庶得遗毁誉。
作堂依故宅,聊以适起居。
青青映户庭,嘉木罗且敷。
图史积左右,日与文士俱。
有时风日佳,行吟步前除。
萧散咏乐情,畅然形神舒。
用世岂无心,出门畏嵚岖。
优游保贞素,庶得遗毁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亮在元末明初时期,对于生活态度和理想追求的一种独特表达。诗中通过“即地可栖遁”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不必远离尘嚣去寻找隐居之所。他选择在旧宅建造“适安堂”,既满足了日常起居的需求,也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青青映户庭,嘉木罗且敷”描绘了适安堂周围环境的清幽与生机,绿树环绕,繁花似锦,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与书籍为伴,与文人雅士交流,过着充实而有文化气息的生活。
“图史积左右,日与文士俱”强调了诗人的精神世界,他将历史与文学作品置于身边,每日与之相伴,这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滋养。同时,这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有时风日佳,行吟步前除”则展现了诗人在美好天气时的闲适生活状态,他漫步于庭院之中,吟诵诗歌,享受自然与文化的双重乐趣。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最后,“用世岂无心,出门畏嵚岖”表达了诗人虽有入世之心,但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感到畏惧和犹豫。这反映出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的心态,以及对社会公正与个人价值实现的思考。
“优游保贞素,庶得遗毁誉”则是诗人最终的选择,他决定在保持自我本真与纯洁的同时,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不再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与赞誉。这种超脱世俗的态度,体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学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陈亮对于理想生活、精神追求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的思考,以及在复杂社会环境下保持自我本真与内心平和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