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山无事不幽清,面面茅堂结构精
居山无事不幽清,面面茅堂结构精。
归路一寻中道主,隔林遥有读书声。
远钟出寺千峰应,高铎先鸡半夜鸣。
惊起枯禅眠不稳,自携孤影月边行。
归路一寻中道主,隔林遥有读书声。
远钟出寺千峰应,高铎先鸡半夜鸣。
惊起枯禅眠不稳,自携孤影月边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周茂才的人在山中建造屋舍,用于讲学和接待门徒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周茂才屋舍的精致构造与周围环境的幽静清雅,以及屋舍中学习氛围的浓厚。
首句“居山无事不幽清”,点明了屋舍所在之地的自然环境之幽静,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基调。接着,“面面茅堂结构精”一句,赞美了屋舍的精心设计与建造,暗示了主人的用心与品味。
“归路一寻中道主,隔林遥有读书声”两句,通过归途的探寻与远处传来的读书声,进一步渲染了屋舍内学习活动的活跃与和谐。读书声仿佛是屋舍生命力的象征,传递着知识与智慧的光芒。
“远钟出寺千峰应,高铎先鸡半夜鸣”描绘了屋舍周边自然界的响应与屋内时间的流逝。远处寺庙的钟声与山峰的回响,以及屋内提前响起的钟声与鸡鸣,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韵律感的时间画卷,展现了屋舍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惊起枯禅眠不稳,自携孤影月边行”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屋舍内学习氛围对人的影响。即使是在静谧的夜晚,屋内仍有人无法入眠,被学习的热情所驱使,独自在月光下行走,体现了求知者的执着与热情。
整首诗通过对周茂才屋舍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其作为学者的高尚情操与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行为的赞赏与敬佩。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文精神的颂扬,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