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铃斋教令得民和,月色今宵十倍多全文

铃斋教令得民和,月色今宵十倍多

宋 · 刘克庄
铃斋教令得民和,月色今宵十倍多
节物人家俱插柳,霁华田舍可鞭禾。
坐中客醉僛僛舞,陌上花开缓缓歌。
老子尚堪牵率在,夜归已有木鱼过。

注释

铃斋:指有铃铛装饰的书斋或官署,表示教化之地。
教令:教育或命令,这里指政策或管理措施。
和:和睦,和谐。
节物:时节的景物,如节日或农事活动。
俱:都,全部。
插柳:习俗,清明插柳以示怀念先人。
霁华:雨后初晴的光彩。
鞭禾:用鞭子驱赶或催促禾苗生长。
僛僛:形容醉态摇摆的样子。
陌上:田野小路。
老子:诗人自谦之词,意为老者。
牵率:随意,随性。
木鱼:僧侣敲击的木制法器,此处可能象征夜晚的宁静。

翻译

铃斋的教令使得百姓和睦相处,今晚的月色比平常明亮十倍。
家家户户都插着柳枝,雨后田舍的美景适合鞭打禾苗催熟。
宴席上的客人喝得微醺,摇摇晃晃地跳舞,路上的花儿开放,人们缓缓吟唱着歌谣。
我这个老头子还能享受这种乐趣,夜晚归来时已能听到木鱼声从远处传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诗人通过对夜晚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和谐、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农村生活画面。

"铃斋教令得民和"表明当地政府的教化政策得到了民众的响应,社会气氛和谐。紧接着"月色今宵十倍多"则描绘了夜晚明亮的月光,使整首诗笼罩着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节物人家俱插柳,霁华田舍可鞭禾"展现了农村的节日景象,人们在节庆时插柳,春雨后田野里可以耕种,这些都是农业社会中常见的情景,透露出生机勃勃、丰收在望的希望。

"坐中客醉僛僛舞,陌上花开缓缓歌"则转向了人间的情趣。客人们在室内饮酒作乐,外面则是花开满径,悠扬的歌声与醉意中的舞蹈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得、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最后"老子尚堪牵率在,夜归已有木鱼过"表达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即便是年迈之人,也还能享受简单的快乐,而夜晚归家的路上,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木鱼声,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确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细节的刻画,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于平凡而又充实生活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