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溪上人,心与归云闲
不如云溪云,去作人间雨。
流水赴大壑,白云思故山。
何时溪上人,心与归云闲。
黄公山下云溪路,十里溪光照云树。
溪流沥沥读书声,想见先生旧游处。
溪上老僧今白头,尺书招我归来休。
圯上方传黄石略,山中未暇赤松游。
我公昔年提孤军,旌旂绛天张鱼鳞。
鲸鲵沸天海水浑,骂贼嚼齿欲透龂。
旄倪十万寄一身,咸阳白骨回青春。
九重叹息天为颦,殿前论事气益振。
沧海未全归禹贡,山东且愿变齐民。
匣内宝书金屈戌,腰间瑞节玉麒麟。
卫国锦衣归故里,代公黑发更慈亲。
他年钟鼎书元勋,二十四考中书君。
整顿乾坤济时了,飘然却返云溪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尚书右丞侯公在云溪的隐逸生活,以及其辉煌的仕途生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侯公在云溪的自由自在与对人间疾苦的深切关怀。
首句“朝游云溪上,暮游云溪下”,生动地描绘了侯公在云溪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都能见到他的身影。接着,“不如云溪云,去作人间雨”一句,以云溪之云自比,表达了侯公虽居于云溪,但心系人间,时刻准备着为百姓带来甘霖,体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济世情怀。
“流水赴大壑,白云思故山”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侯公的内心世界,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白云则代表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形象地展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过去的怀念。
“何时溪上人,心与归云闲”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侯公内心世界的向往,希望有一天能与他一同享受云淡风轻的生活。
后半部分,诗人转向描述侯公的仕途生涯。“黄公山下云溪路,十里溪光照云树”描绘了侯公曾经走过的道路,充满了诗意与历史感。“溪流沥沥读书声,想见先生旧游处”则通过想象中的读书声,勾勒出侯公勤奋学习、追求知识的形象。
“溪上老僧今白头,尺书招我归来休”两句,通过老僧的形象,表达了对侯公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侯公可能面临着某种抉择或困境。
“圯上方传黄石略,山中未暇赤松游”一句,借用了黄石公授书给张良的典故,寓意侯公虽有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但并未有足够的时间去享受隐逸生活,体现了他作为官员的忙碌与责任。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侯公在仕途上的辉煌成就:“我公昔年提孤军,旌旂绛天张鱼鳞。鲸鲵沸天海水浑,骂贼嚼齿欲透龂。”这些诗句生动地展现了侯公在军事斗争中的英勇表现和对敌人的强烈仇恨。
“旄倪十万寄一身,咸阳白骨回青春”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赞扬了侯公在危难之际保护百姓、扭转乾坤的功绩,使白骨重生,展现出他深得民心的领导魅力。
“九重叹息天为颦,殿前论事气益振”描绘了侯公在朝廷中的影响力,即使面对困难,也能坚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人心生敬佩。
最后,“沧海未全归禹贡,山东且愿变齐民”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民生改善的渴望,体现了侯公的政治抱负和人文关怀。
“匣内宝书金屈戌,腰间瑞节玉麒麟”描绘了侯公作为高官的尊贵形象,同时“卫国锦衣归故里,代公黑发更慈亲”则表达了他对于家乡和家人的深厚感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不仅展现了侯公在云溪的隐逸生活,也深刻揭示了他的政治抱负、道德情操和对人民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