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山大有闲田地,五色香茆有子无
出处:《寄郑道士二首 其二》
唐 · 贯休
谁带金轮髻里珠,何妨相逐去清都。
旧山大有闲田地,五色香茆有子无。
旧山大有闲田地,五色香茆有子无。
注释
金轮髻:形容贵重或华丽的发饰,可能指装饰有珠宝的发髻。清都:道教中的仙都,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闲田地:空闲的、未被耕种的土地。
五色香茆:五彩斑斓的香茅,可能指色彩艳丽的植物。
翻译
谁人带着金轮般的发饰,珠光宝气,不妨一同前往那清都仙境。在故乡,广袤的田野闲置着,五色香茅生长繁茂,只是不知是否有它的种子。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贯休的《寄郑道士二首》之第二首,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其中“金轮髻里珠”形象鲜明,描绘了一位贵妇或仙女头上的装饰,既显示出其高贵又带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而“谁带”则显得诗人对此景若有所思,有一种探寻和期待之情。
“何妨相逐去清都”,这里的“清都”通常指代仙境或美好之地,表达了诗人愿与这位仙女一同前往那美好的地方的愿望。这个愿望既包含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主义情怀。
“旧山大有闲田地”,则是描写了一处静谧而宽广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旧山”和“闲田地”的字面,传达出一份对静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最后,“五色香茆有子无”,这里的“五色香茆”是指多种颜色的香草,这些植物不仅色彩斑斓,而且还有香气。然而诗人却说它“有子无”,可能是在用一种委婉含蓄的手法表达出对某种美好事物难以完全拥有或感受到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既有鲜明的意象描绘,又蕴含深厚的情感和哲思,展示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情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