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曾宿溪山路,枕上仍前彻夜风
出处:《花朝宿石井》
清 · 黄宗羲
廿年曾宿溪山路,枕上仍前彻夜风。
清气不容尘外虑,好诗多在月明中。
花前闻鸟声偏乱,兵后持杯泪易浓。
珍重西窗书甲子,续游何日剪灯红。
清气不容尘外虑,好诗多在月明中。
花前闻鸟声偏乱,兵后持杯泪易浓。
珍重西窗书甲子,续游何日剪灯红。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黄宗羲所作的《花朝宿石井(其二)》。诗人以个人的亲身经历为背景,回忆起二十年前在山间小路住宿的情景,夜晚枕上风声依旧,清冷的气息让他无法忘却世事纷扰。他强调了清静环境对于创作诗歌的重要性,认为在月光皎洁之时,灵感更容易涌现,好诗往往由此诞生。
诗中通过花前鸟鸣的描写,表达了战乱之后生活的破碎与心境的敏感,听到鸟声反而觉得杂乱,饮酒时也倍感伤怀,泪水更易滑落。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有一天再次与友人相聚,在西窗下共剪红烛,续写人生的篇章。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变迁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和时代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