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乐山夜入梦,神游历历皆方壶
出处:《岩居高士图歌次韵》
明 · 虞堪
山高性所乐,好山何处无。
平生乐山夜入梦,神游历历皆方壶。
浮云满空任舒卷,把笔题诗傲轩冕。
长松如龙鳞满身,风雨年年长苍藓。
结巢绝爱当岩阿,平地白云如涌波。
落叶萧萧作飞雨,自看山中秋色多。
日夕樵歌响幽谷,啼鸟关关乱林木。
几年种术茅公山,更弄渔舟武夷曲。
山中过惯真脱尘,但看日月不记春。
岩居高士莫笑我,我亦本是青城人。
自愧长年不归去,遇舜逢尧竟忘虑。
一船烟雨在江南,画里看山真得趣。
桃花水生春尚寒,西来雪岭雪不乾。
出门千里更万里,无缘缩地何其难。
平生乐山夜入梦,神游历历皆方壶。
浮云满空任舒卷,把笔题诗傲轩冕。
长松如龙鳞满身,风雨年年长苍藓。
结巢绝爱当岩阿,平地白云如涌波。
落叶萧萧作飞雨,自看山中秋色多。
日夕樵歌响幽谷,啼鸟关关乱林木。
几年种术茅公山,更弄渔舟武夷曲。
山中过惯真脱尘,但看日月不记春。
岩居高士莫笑我,我亦本是青城人。
自愧长年不归去,遇舜逢尧竟忘虑。
一船烟雨在江南,画里看山真得趣。
桃花水生春尚寒,西来雪岭雪不乾。
出门千里更万里,无缘缩地何其难。
鉴赏
这首明代虞堪的《岩居高士图歌次韵》描绘了一位隐逸于山中的高士形象。诗人以山为乐,认为哪里都有美景,他尤其喜爱夜晚山景,常常在梦中神游于仙境般的方壶。他悠然自得,任凭浮云舒卷,以诗抒怀,对世俗的荣华富贵毫不在意。山中的长松经风雨洗礼,岁月痕迹斑驳,他的居所选择在岩石缝隙,与自然融为一体。
诗人欣赏着山中落叶如飞雨、秋色宜人的景色,听到樵夫的歌声和鸟儿的鸣叫,过着远离尘世的生活。他在茅公山种植术木,在武夷曲荡舟,享受着山水之间的乐趣,仿佛已超脱尘世,忘记时间的流逝。
诗人自谦地说,虽然久居山中,未能回归故乡,但他并不后悔,因为在画一般的江南烟雨中,他找到了真正的乐趣。他还提到了春天的桃花水和西来的雪山,表达了对遥远地方的向往,但也感叹缩地成寸的困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纷扰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