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得此身强健在,任渠皤鬓自萧萧
出处:《过岭作》
宋 · 胡仲弓
崇冈峻岭欲凌霄,鸟道行边去路遥。
客里恰逢三伏暑,程头方到九秋桥。
不堪流水鸣呜咽,赖有诗篇慰寂寥。
但得此身强健在,任渠皤鬓自萧萧。
客里恰逢三伏暑,程头方到九秋桥。
不堪流水鸣呜咽,赖有诗篇慰寂寥。
但得此身强健在,任渠皤鬓自萧萧。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崇冈峻岭:形容山势高大险峻。凌霄:直入云霄。
鸟道:指只有鸟儿才能飞过的险峻山路。
去路遥:道路遥远。
客里:旅途中。
三伏暑:夏季最热的三个月。
九秋桥:九月的桥梁,可能象征着旅程的终点或里程碑。
流水鸣呜咽:流水发出悲鸣的声音。
寂寥:孤独、寂寞。
但得:只要。
此身:自己的身体。
强健:强壮。
任渠:任凭。
皤鬓:满头白发。
萧萧:形容头发稀疏或飘落的样子。
翻译
崇高的山岭直插云霄,只有鸟儿才能飞过的险道延伸到远方。旅途中恰好遇到盛夏酷暑,行程刚刚到达九月的桥梁。
忍受不了流水悲鸣的凄凉,幸好有诗篇能安慰孤独的心灵。
只要身体强壮,我就无所畏惧,任由白发随风飘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翻越崇山峻岭的艰辛旅程,以及在旅途中所感受到的暑热与孤独。首句"崇冈峻岭欲凌霄"形象地写出山势之高峻,仿佛要直插云霄。"鸟道行边去路遥"则暗示了山路险峻,只有飞鸟才能通行,且行程遥远。
"客里恰逢三伏暑"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正值酷暑时节,气候炎热。"程头方到九秋桥"则以"九秋"象征深秋,暗示旅途漫长,还未到达目的地,已经历了大半个夏季。
"不堪流水鸣呜咽"借流水声来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哀愁,流水的呜咽似乎加重了他的寂寥感。然而,"赖有诗篇慰寂寥"表明诗人通过写诗来排解孤独,诗歌成为了他精神上的慰藉。
最后两句"但得此身强健在,任渠皤鬓自萧萧"表达了诗人对身体健康的珍视,即使岁月流逝,白发苍苍,只要身体健康,他就能坦然面对。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含着坚韧与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