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亩山田近石涵,村居风俗旧曾谙
出处:《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
唐 · 许浑
十亩山田近石涵,村居风俗旧曾谙。
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
云暖采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
陵阳秋尽多归思,红树萧萧覆碧潭。
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
云暖采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
陵阳秋尽多归思,红树萧萧覆碧潭。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十亩山田靠近石涵边,我曾熟悉那里的乡村风俗。门前白色的艾草惊动了春天的燕子,篱笆上的青桑正等待晚来的蚕宝宝。
温暖的云朵下,人们来到岭北采摘新茶,明亮的月光下,走过溪水南岸去打酒。
陵阳秋天已尽,引发我深深的思乡之情,红叶萧瑟覆盖着碧绿的潭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农村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归隐田园、享受平淡生活的情怀。
“十亩山田近石涵,村居风俗旧曾谙。”开篇即设定了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石涵村附近有十亩的山田,而诗人对这个村庄及其风俗都非常熟悉。这里已经透露出一种亲切和归属感。
“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帘前白艾可能是指屋前的野草,而惊飞的春燕则是春天到来的象征;篱上青桑即桑树萌生新叶,晚蚕即桑枝上的蚕虫,这两句通过对家居生活的观察,捕捉到了季节更迭和生命更新的美好。
“云暖采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这一段写的是劳作与享受,云暖时采茶,月明夜晚沽酒,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宁静安逸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反映了田园生活中的辛勤和乐趣。
“陵阳秋尽多归思,红树萧萧覆碧潭。”末尾两句诗转入秋天,对于即将过去的季节,诗人心生怀念之情。陵阳秋尽,山林间落叶纷飞,形成一片片金红色的景致,而“红树萧萧覆碧潭”则是对这一景象的细腻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平静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秋天即将结束时所产生的深情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