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林风急送清秋,哀角凄凄倦倚楼
出处:《同纯伯华甫登先祠南楼》
明 · 欧大任
长林风急送清秋,哀角凄凄倦倚楼。
金马未容方朔待,乌衣犹恋谢家游。
芙蓉碧嶂年将改,雁鹜青天晚更愁。
故国山川一回首,赋成宁似滞荆州。
金马未容方朔待,乌衣犹恋谢家游。
芙蓉碧嶂年将改,雁鹜青天晚更愁。
故国山川一回首,赋成宁似滞荆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祠堂南楼登高远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联“长林风急送清秋,哀角凄凄倦倚楼”,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肃杀的秋日氛围。长林中疾风呼啸,似乎在传递着秋天的信息,而远处传来的哀角声,更添了几分悲凉。诗人独自倚楼,面对这萧瑟之景,心中难免生出倦怠之意。
颔联“金马未容方朔待,乌衣犹恋谢家游”,这里运用了典故,金马指的是汉代的金马门,方朔是西汉文学家东方朔的别称,乌衣则是指东晋时期王谢两家的宅第。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未能如愿以偿,仍然在世俗中挣扎。
颈联“芙蓉碧嶂年将改,雁鹜青天晚更愁”,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碧绿的山峰上芙蓉花即将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而南飞的大雁和青空中的野鸭,在傍晚时分显得更加愁绪满怀,仿佛在诉说着季节变换的无奈与哀伤。
尾联“故国山川一回首,赋成宁似滞荆州”,诗人回望故乡的山川,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他所创作的诗歌,是否还能像滞留荆州的屈原那样,表达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呢?这一问,既是对自身创作的反思,也是对历史先贤精神的致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个人际遇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