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事随时去似飞澜,具眼应须以道观全文

事随时去似飞澜,具眼应须以道观

出处:《戊辰二月六日作
宋 · 林希逸
事随时去似飞澜,具眼应须以道观
汤武交争棋里见,唐虞气象瑟中看。
寄情物外吟差乐,回首尘间意久阑。
多一月春还过半,先生随分老溪干。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名为《戊辰二月六日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洞察。

首联“事随时去似飞澜,具眼应须以道观”,以“飞澜”比喻时间的流逝如同急流般迅速,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紧迫感。同时,“具眼应须以道观”则表达了观察事物应当从道德和哲学的高度出发,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和道德准则的重视。

颔联“汤武交争棋里见,唐虞气象瑟中看”,通过将历史事件比作棋局和音乐,巧妙地展示了历史进程中的冲突与和谐。汤武代表了战争与变革,而唐虞则象征着和平与理想社会。诗人在这里暗示,尽管历史充满了斗争,但最终仍能展现出理想的社会状态,如同音乐中和谐的旋律。

颈联“寄情物外吟差乐,回首尘间意久阑”,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情感追求。在远离尘世的环境中,诗人通过吟诵诗歌获得了内心的愉悦,同时也反思了尘世间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生活压力,流露出一种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多一月春还过半,先生随分老溪干”,以春天的流逝为喻,感叹时光易逝,岁月不待人。同时,诗人自称为“先生”,并表示自己像溪边的老者一样,随遇而安,表达了对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的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其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