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不载青苗法,不识当时读甚书
出处:《荆公读书堂》
宋 · 崔复初
一树秋风啼老乌,钟山猿鹤近何如。
六经不载青苗法,不识当时读甚书。
六经不载青苗法,不识当时读甚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一树:一棵。秋风:秋天的风。
啼:啼叫。
老乌:老乌鸦。
钟山:南京的别称,这里指代南京地区。
猿鹤:猿猴和鹤。
近何如:现在怎么样了。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古代儒家经典。
不载:没有记载。
青苗法:宋代的一种贷款制度,政府在春天贷给农民种子,秋天收利息。
读甚书:读什么样的书。
翻译
一棵秋风吹动的老树上,乌鸦在啼叫,钟山的猿猴和鹤又怎么样呢?儒家经典的《六经》中并没有记载青苗法,我不禁想,他们那时读的是什么书呢?
鉴赏
这首诗名为《荆公读书堂》,是宋代诗人崔复初所作。诗中通过描绘秋风中的老乌啼叫和钟山猿鹤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读书氛围。诗人以“六经不载青苗法”暗示对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批评,表达了对于传统儒家经典的坚守和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他质问:“不识当时读甚书?”暗含对荆公(王安石)读书内容与实际施政理念不符的质疑,体现了对历史人物及其政策的审视态度。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借景抒怀,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