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欲梅泉石多秋思,过夏松篁聒昼眠全文

欲梅泉石多秋思,过夏松篁聒昼眠

出处:《留题玉泉山堂
宋 · 张伯玉
动非缘境静非禅,物物前尘现四天。
此地筌蹄求妙论,有时璎络献诸仙。
欲梅泉石多秋思,过夏松篁聒昼眠
一个攒眉招不至,劳师香火漏沈莲。

拼音版原文

dòngfēiyuánjìngjìngfēixiángqiánchénxiàntiān

quánqiúmiàolùnyǒushíyīngluòxiànzhūxiān

méiquánshíduōqiūguòxiàsōnghuángguōzhòumián

zǎnméizhāozhìláoshīxiānghuǒlòushěnlián

注释

动:动态。
非缘境:非因环境。
静非禅:静寂并非禅定。
物物:万物。
前尘:过去的事物。
现:显现。
四天:四界。
此地:这里。
筌蹄:捕鱼的竹器和马蹄,比喻寻求智慧的工具。
妙论:高深的理论。
诸仙:众仙人。
欲梅:期待梅花盛开。
泉石:泉水和石头。
秋思:秋天的思绪。
过夏:度过夏天。
松篁:松树和竹子。
聒:嘈杂。
昼眠:白天的睡眠。
攒眉:皱眉。
招不至:召唤不来。
劳师:使老师劳累。
香火:焚烧香烛。
漏沈莲:像沉入莲花池底,形容深沉或专注。

翻译

并非因为环境宁静就是禅定,万物皆如前尘显现于四界之中。
此处寻求深奥的哲理,有时会以璎珞献给仙人。
想要在泉水石边感受秋天的思绪,夏日松竹声吵闹,影响白日小憩。
独自皱眉呼唤无人应答,劳烦师者焚香祈祷,似沉入莲花池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人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平静,但这种平静并非禅定的宁静,而是通过观察万物、体悟前尘往事来达到的。"物物前尘现四天"表明了这一点,诗人通过对周遭环境的感受,将内心的冥思连结至广袤的时空之中。

玉泉山堂,在宋代诗人张伯玉笔下,是一个可以进行深邃哲学讨论和修仙养性的地方。"此地筌蹄求妙论, 有时璎络献诸仙"一句,透露出这里不仅是自然之美的享受,更是智慧交流与精神追求的场所。

诗中的"欲梅泉石多秋思"表达了对清凉泉水和古老岩石的向往,这些自然景观唤起了诗人深沉的秋思。夏日里,松篁的风声仿佛是大自然的呼噜,让人在白昼的梦境中也难以入睡。

最后一句"一个攒眉招不至,劳师香火漏沈莲"则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尽管内心有所期盼,但现实中的诸多困扰犹如攒起的眉头难以舒展。劳作的僧侣在香火中寻求超脱,而沉溺于世俗纷争之人则如同漏网之鱼,难逃命运的桎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剖析,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与超然物外的一种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