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当年说白牛,反令后学莫能由
出处:《次韵贲长老》
宋 · 史浩
露地当年说白牛,反令后学莫能由。
足行香陌无穷辙,家在清江欲尽头。
挂碍顿除犹是病,因缘未了且乘流。
此山日夕浮佳气,见则何烦蜡屐游。
足行香陌无穷辙,家在清江欲尽头。
挂碍顿除犹是病,因缘未了且乘流。
此山日夕浮佳气,见则何烦蜡屐游。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浩的作品,名为《次韵贲长老》。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和生活状态的诗歌。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流畅,颇有江南水乡之景致。
"露地当年说白牛,反令后学莫能由。" 这两句开篇便设置了一种对比和反思的情境,似乎在表达一种历史的无常与知识传承的困难,即使是曾经广为人知的知识,现在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被后人所理解或继承。
"足行香陌无穷辙,家在清江欲尽头。"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自然环境。他似乎在享受着一条清澈河流旁的美好生活,但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未竟的心境,或许是因为某种挂念或困扰而未能完全放松。
"挂碍顿除犹是病,因缘未了且乘流。" 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把自己的烦恼比喻为一种疾病,而这些烦恼并没有彻底解除,只是在某种因缘的推动下暂时地顺其自然。
"此山日夕浮佳气,见则何烦蜡屐游。" 最后两句则描写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人观察到山中的景色,每到黄昏时分都会有一种美好的气息流动,这使他感到,即便是用蜡制成的鞋子去旅行也不会感到烦恼,因为那份美好足以让人忘却旅途的劳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知识与自我状态的深刻反思。同时,这种反思又是在一种平和、顺其自然的心态中进行的,透露出一股超脱凡尘的清逸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