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考功选,赏典无滞留
出处:《送刘长洲》
元 · 郑元祐
中吴号沃土,壮县推长洲。
秋粮四十万,民力罢诛求。
昔时兼并家,夜宴弹箜篌。
今乃呻吟声,未语泪先流。
委肉饿虎蹊,于今三十秋。
亩田昔百金,争买奋智谋。
安知徵敛急?田祸死不休。
膏腴不论直,低洼宁望酬?卖田复有献,惟恐不见收。
日觉乡胥肥,吏台起高楼。
坐令力本农,命轻波上沤。
天意悯困剧,南辕卯金侯。
侯有万金剂,探囊令病瘳。
躄者起雀跃,瘖者言嘲啁。
坐令百里邑,奸回息彫锼。
是皆仁侯惠,颂声满道周。
清朝考功选,赏典无滞留。
愿侯登廊庙,一洗苍生忧。
秋粮四十万,民力罢诛求。
昔时兼并家,夜宴弹箜篌。
今乃呻吟声,未语泪先流。
委肉饿虎蹊,于今三十秋。
亩田昔百金,争买奋智谋。
安知徵敛急?田祸死不休。
膏腴不论直,低洼宁望酬?卖田复有献,惟恐不见收。
日觉乡胥肥,吏台起高楼。
坐令力本农,命轻波上沤。
天意悯困剧,南辕卯金侯。
侯有万金剂,探囊令病瘳。
躄者起雀跃,瘖者言嘲啁。
坐令百里邑,奸回息彫锼。
是皆仁侯惠,颂声满道周。
清朝考功选,赏典无滞留。
愿侯登廊庙,一洗苍生忧。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郑元祐所作的《送刘长洲》,以长洲县为背景,表达了对地方官刘长洲的赞扬和对百姓疾苦的关注。首句“中吴号沃土,壮县推长洲”描绘了长洲县地理位置的富饶与重要。接下来通过对比昔日豪强的奢侈生活与今日农民的艰辛,揭示了赋税过重导致的民生凋敝,“昔时兼并家,夜宴弹箜篌”与“今乃呻吟声,未语泪先流”形成鲜明反差。
诗人感慨田地价格的飞涨,“亩田昔百金,争买奋智谋”,而如今却因税敛急迫,农民陷入绝境。“膏腴不论直,低洼宁望酬?”表达出对土地价值被忽视,贫瘠之地也难逃征税的命运。刘长洲的到来带来了改变,“侯有万金剂,探囊令病瘳”,象征着他的救济措施如同良药,使百姓得以解脱。
“躄者起雀跃,瘖者言嘲啁”描绘了百姓因得到救助而欢欣鼓舞的情景,社会风气也因此好转。“是皆仁侯惠,颂声满道周”高度赞扬了刘长洲的仁政,他的善举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最后,诗人希望刘长洲能进一步升任高官,彻底解决民生疾苦,“愿侯登廊庙,一洗苍生忧”。
整首诗以叙事和比喻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民生问题的深刻洞察和对地方官员公正施政的期待,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道德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