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癖入膏盲未易医,朝朝觅句渐成痴全文

癖入膏盲未易医,朝朝觅句渐成痴

出处:《与客夜论诗作
明 · 邓云霄
癖入膏盲未易医,朝朝觅句渐成痴
无人不贵千金帚,今世谁当一字师?兴到柔肠偏宛转,情来枯管自淋漓。
那能尽扫安排障,直似河梁饯别时。

鉴赏

此诗《与客夜论诗作》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深夜探讨诗歌的情景,流露出对诗歌创作的痴迷与深情。

首联“癖入膏盲未易医,朝朝觅句渐成痴。”开篇即点出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痴迷已深,如同病入膏肓难以治愈,每日都在寻找诗句,逐渐陷入痴狂的状态。这里运用比喻手法,将对诗歌的热爱比作难以根治的疾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

颔联“无人不贵千金帚,今世谁当一字师?”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诗歌价值的深刻理解。他指出,即便是最普通的毛笔(千金帚)在诗人眼中也极其珍贵,而能够成为一字之师的人更是难求。这反映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尊重和对优秀作品的渴望。

颈联“兴到柔肠偏宛转,情来枯管自淋漓。”转入对创作过程的情感描述。当灵感到来时,诗人心绪波动,情感细腻而曲折;挥毫之际,即使笔杆干枯,也依然情感充沛,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这一联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创作时的激情与投入。

尾联“那能尽扫安排障,直似河梁饯别时。”以一种超脱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创作过程中障碍的超越。仿佛在告别时的洒脱,诗人认为真正的创作不应被形式或障碍所束缚,而应如离别般自然流畅,展现出诗人对诗歌创作自由精神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同时也传达了对艺术真谛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