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止高风早赋归,晚生自恨不同时
出处:《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 其一》
宋 · 徐经孙
仰止高风早赋归,晚生自恨不同时。
公如岭上孤松秀,我亦松间百尺丝。
公如岭上孤松秀,我亦松间百尺丝。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自我遗憾之情。首句“仰止高风早赋归”,赞美友人孙敷山归隐时已展现出高尚的品德与超凡的风度,暗含对其早年智慧与决断的钦佩。次句“晚生自恨不同时”,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与友人一同归隐的遗憾,体现了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或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
接下来,“公如岭上孤松秀”一句,以“孤松”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孙敷山归隐后的独立而清高的形象,如同山岭之上的松树,虽处险峻之地,却依然挺拔秀丽,象征着人格的坚韧与高洁。而“我亦松间百尺丝”则进一步将自己比作松树下的百尺长丝,虽然身处同一环境,但作为“晚生”的诗人,似乎在表达自己虽有相似的追求,却无法达到友人那样的境界,暗含着对自身现状的反思与对更高追求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归隐生活的赞美与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深刻思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情感的细腻表达,传达出一种既羡慕又自省的情感氛围,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