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皎洁天下士,巉岩礧砢山中僧
出处:《柬邑明府姚齐州索蜡石》
明 · 成鹫
大通一室如斗大,芥子纳山山纳芥。
奇峰摄入夜明帘,远近搜罗遍空界。
昨暮山中买石归,朝来冷市携云卖。
金银生像戒悭贪,爱石成痴甘破戒。
番禺主人如水清,扁舟过我春风生。
自誇有石立堂下,俯视一切殊峥嵘。
光明皎洁天下士,巉岩礧砢山中僧。
山僧见说神气爽,欲见未见心先倾。
朱门慵作曳裾客,白屋聊为倒屣迎。
缄书致语谷城叟,静中久坐须经行。
我闻三山之下有五石,五仙骑羊成幻形。
古今变化不可测,神物或复通精灵。
仙令丹砂煮将熟,一饱挟取随登瀛。
不妨过我欢十日,兴尽任尔还仙城。
奇峰摄入夜明帘,远近搜罗遍空界。
昨暮山中买石归,朝来冷市携云卖。
金银生像戒悭贪,爱石成痴甘破戒。
番禺主人如水清,扁舟过我春风生。
自誇有石立堂下,俯视一切殊峥嵘。
光明皎洁天下士,巉岩礧砢山中僧。
山僧见说神气爽,欲见未见心先倾。
朱门慵作曳裾客,白屋聊为倒屣迎。
缄书致语谷城叟,静中久坐须经行。
我闻三山之下有五石,五仙骑羊成幻形。
古今变化不可测,神物或复通精灵。
仙令丹砂煮将熟,一饱挟取随登瀛。
不妨过我欢十日,兴尽任尔还仙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成鹫所作,名为《柬邑明府姚齐州索蜡石》。诗中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蜡石的奇异与珍贵,以及其对人心灵的触动。
首句“大通一室如斗大,芥子纳山山纳芥”运用对比手法,将室内空间与自然界中的山岳进行对比,强调了蜡石体积虽小,却能包容万物的奇妙。接下来“奇峰摄入夜明帘,远近搜罗遍空界”进一步描绘蜡石的形态独特,仿佛是夜空中悬挂的奇峰,能够搜罗整个宇宙的景象。
“昨暮山中买石归,朝来冷市携云卖”则展现了蜡石的来历与价值,从深山中得来,却能在市场上以云朵为伴,象征其稀有与珍贵。接着“金银生像戒悭贪,爱石成痴甘破戒”表达了对蜡石的喜爱已超越物质欲望,甚至愿意违背常规。
“番禺主人如水清,扁舟过我春风生”描绘了蜡石主人的高洁与诗人的热情相待,如同清泉与春风般纯净与和煦。最后“自夸有石立堂下,俯视一切殊峥嵘”点明蜡石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装饰了厅堂,更让诗人得以俯瞰世间万物的独特视角。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蜡石的非凡魅力及其对人心灵的深刻影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