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见颜如玉,江边问莫愁
出处:《再送蒙寺丞赴郢州》
宋 · 梅尧臣
弯弓落飞鸟,少也向幽州。
来作汉官属,耻为戎国留。
身轻抛马辔,地暖厌狐裘。
惯见颜如玉,江边问莫愁。
来作汉官属,耻为戎国留。
身轻抛马辔,地暖厌狐裘。
惯见颜如玉,江边问莫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弯弓:拉弓。飞鸟:飞翔的鸟。
少也:年轻时。
幽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
汉官属:汉朝的官员。
耻:感到羞耻。
戎国:指异族国家。
抛马辔:丢弃马缰绳。
厌:嫌弃。
狐裘:狐皮大衣。
颜如玉: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江边:江畔。
莫愁:古代美女的名字。
翻译
弯弓射下飞翔的鸟,年轻时我曾前往幽州。我来此做汉朝官员,耻于被异族留下做俘虏。
身体轻盈丢弃马鞭,地暖使我嫌弃狐皮衣裳。
常见美貌如玉的女子,江边询问是否叫莫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蒙寺丞前往郢州的情景。首句"弯弓落飞鸟"形象生动,展现了蒙寺丞矫健的身手和豪迈的气概,如同箭矢般迅速而精准。"少也向幽州"则暗示了友人早年可能有过边塞的经历,如今又要远赴郢州,两地相隔遥远。
"来作汉官属,耻为戎国留"表达了蒙寺丞对仕途的热忱和对异域生活的不屑,他以成为汉官为荣,不愿滞留在外。"身轻抛马辔"进一步刻画了他的决绝与自信,仿佛他的身影随着马匹的疾驰而消失在远方。
"地暖厌狐裘"一句,通过对比寒冷的边疆和温暖的郢州,暗示了友人即将迎来的生活环境变化,以及他对新生活的期待。最后,"惯见颜如玉,江边问莫愁"以江南女子的美丽比喻郢州的美好,以"莫愁"之名寄寓对友人的祝愿,希望他在新的地方能如遇知音,忘却离愁。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与祝福,又寓含了对边塞生活的感慨,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