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悟复悟,笔底新又新
出处:《贺尤礼侍兼修史侍讲直学士院四首 其二》
宋 · 张镃
斯文未摇落,右序启哲人。
胸中悟复悟,笔底新又新。
幻为九色丝,銮坡演明纶。
兵民总疲羸,夜直烦前陈。
胸中悟复悟,笔底新又新。
幻为九色丝,銮坡演明纶。
兵民总疲羸,夜直烦前陈。
注释
斯文:文雅。未摇落:尚未消散。
右序:智慧的顺序。
哲人:有智慧的人。
胸中:内心深处。
悟:领悟。
复悟:不断领悟。
笔底:笔下。
新又新:新颖不断。
幻:化作。
九色丝:多彩的丝线。
銮坡:皇帝的殿堂。
演:上演。
明纶:明亮的诏令。
兵民:军队与百姓。
总疲羸:都疲惫不堪。
夜直:夜晚值班。
烦:使…烦恼。
前陈:前代的忧虑。
翻译
文雅之风尚未消散,智慧的顺序开启哲人的篇章。内心深处不断领悟,笔下文字新颖不断。
化作多彩的丝线,皇帝的殿堂上演明亮的诏令。
军队与百姓都疲惫不堪,夜晚值班使前代的忧虑更显繁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镈的作品,名为《贺尤礼侍兼修史侍讲直学士院四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赞美某位学者或官员的才华与学问。
"斯文未摇落,右序启哲人。" 这两句表明这位学者的文章尚未广为流传,但已经显示出了非凡的智慧和才华,足以启迪那些有志之士。
"胸中悟复悟,笔底新又新。" 这两句强调了学者不断地在内心深处获得新的领悟,并能通过书写将这些新鲜的思想表现出来,每一次都带着新的灵感和创意。
"幻为九色丝,銮坡演明纶。" 这两句形容诗人或学者的文章如同绚烂的彩丝,既有丰富多彩的一面,又能在学术的殿堂上展现光辉灿烂的成就。
"兵民总疲羸,夜直烦前陈。" 这两句则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描绘,表明战争频繁,百姓困苦,军民皆感疲惫,而诗人却在夜以继日地思考过去的教训和经验。
整首诗既赞美了学者的才华,也间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知识分子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