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受丹书存夜气,定除白发变春容
出处:《和唐山叟所赠三诗 其二》
宋 · 王灼
蓑衣芒屦日相逢,仙者谁人识吕钟。
已受丹书存夜气,定除白发变春容。
情田旧习虽锄秽,笔阵馀威尚折冲。
闻说山间赋招隐,试披云雾几多重。
已受丹书存夜气,定除白发变春容。
情田旧习虽锄秽,笔阵馀威尚折冲。
闻说山间赋招隐,试披云雾几多重。
注释
蓑衣:指蓑草编织的雨衣,象征隐居生活。芒屦:草鞋,简易的鞋子,表示朴素的生活方式。
吕钟:传说中的仙人,此处代指高人。
丹书:道教术语,指修炼秘籍或重要的法术。
夜气:指深夜的静谧或修炼时的内省。
春容:春天般的面容,形容恢复青春。
情田:比喻人的感情世界。
锄秽:清除心中的杂念或不好的情感。
笔阵:比喻文笔犀利如战场。
招隐:召唤隐士的诗篇或邀请。
云雾:象征困难或未知。
翻译
穿着蓑衣和草鞋的人每天相遇,谁能认出那位是仙人吕钟。他已经修炼得道,夜晚的气息中保存着丹书,一定能消除白发,恢复青春容貌。
虽然情感上试图清除过去的污秽,但写作的威力仍然能化解冲突。
听说山林间有召唤隐士的诗篇,我试着拨开重重云雾去寻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灼的作品,名为《和唐山叟所赠三诗(其二)》。诗中描绘了一位隐者与世隔绝,专心修炼的生活状态。
开篇“蓑衣芒屦日相逢,仙者谁人识吕钟。”两句,形象地表达了隐者的孤独与超凡脱俗。蓑衣和芒屦都是古代农夫劳作时用的草编物品,而这里用来形容隐者的服饰,显示出他们日常的相遇,是一种自然而不加修饰的状态。仙者吕钟,出自《庄子》,指的是那些已经达到道家所说的“合于大道”的人,他们与世俗隔绝,不为人知。
接着,“已受丹书存夜气,定除白发变春容。”表达了隐者修炼的成果。丹书即是道家的秘籍,隐者通过修炼这些秘籍,能够保存夜间的清气,即所谓的“养生之道”。而“定除白发变春容”则形象地说明了他们通过修炼达到了返老还童的境界。
“情田旧习虽锄秽,笔阵馀威尚折冲。”这两句诗描绘了隐者虽然生活在世俗之外,但仍保留着对过去生活的一些情感和记忆。他们可能会用锄头耕作,以此自给自足,同时也保持着一种文人的雅致,笔下文字犀利有力。
最后,“闻说山间赋招隐,试披云雾几多重。”则是对隐者生活的向往和探索。诗人听闻山中有人以诗词招徕隐逸,便想象着那里的云雾缭绕,试图揭开其神秘面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隐者的描写,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颇具哲理和文学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