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涉流潺湲,不以济舟全文

涉流潺湲,不以济舟

出处:《衍圣公酬述四章
明 · 霍韬
昔迹洙泗,亦涉其流。
涉流潺湲,不以济舟
岂彼流水,不以济舟。
漪彼流水,不以济舟。
万里清流,万古安流。
会海共壑,区宇扶浮。
昔迹洙泗,亦问其源。
其源脉脉,其悠渊渊。
岂彼造次,是可问津。
浴彼洙水,既浴我尘。
浴彼泗水,复浴我尘。
尘斯浴矣,敢云问津。
饮彼洙水,既洗我心。
饮彼泗水,亦洗我心。
我心则洗矣,敢云问津。
昔迹洙泗,亦瞻孔林。
维桧斯茂,维柏斯森。
猗彼桧根,今几千春。
猗彼柏阴,今几千春。
瞻彼桧矣,天露为之溉。
瞻彼柏矣,天露为之泽。
粤桧与柏,实天生德。
泽彼桧柏,万世之阴。
勿剪桧柏,万世之心。
昔迹洙泗,亦望岱宗。
万仞其遥,万仞其崇。
眇予小子,南荒之弃。
望山斯登,望流斯溯。
矧伊岱宗,四岳所视。
彼何人斯,允怀岱宗。
彼何人斯,同陟岱宗。
瞻彼岱宗之人兮,悠悠我心兮。

鉴赏

此诗《衍圣公酬述四章》由明代诗人霍韬所作,通过描绘洙泗之水、孔林桧柏、岱宗山岳等自然景观,以及对孔子及其思想的崇敬之情,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首章“昔迹洙泗”以洙泗之水起兴,比喻学问之道,虽潺潺流淌,却非为渡船之用,暗含求学需有真意,不可浅尝辄止。次章“其源脉脉”则深入探讨源头之深远,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根源,强调了探寻真理的重要性。

第三章“昔迹洙泗”转向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追忆,通过“瞻孔林”、“望岱宗”的描述,表达了对先贤的景仰与对道德修养的追求。桧柏的茂盛与长久,象征着孔子思想的永恒价值,而“勿剪桧柏,万世之心”则寄托了对传承与保护文化传统的渴望。

最后一章“昔迹洙泗”以“瞻彼岱宗之人兮,悠悠我心兮”结束,将个人的情感与对孔子精神的追寻融为一体,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儒家文化的深深认同。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寓言哲理,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