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我昔生兵间,淮洛靡安宅全文

我昔生兵间,淮洛靡安宅

我昔生兵间,淮洛靡安宅
髧髦入小学,童丱聚十百。
先生依灵肘,教以兔园册。
仅能记姓名,笔砚固不择。
灶煤磨断瓦,荻管随手画。
稍长游名场,粗若分菽麦。
偶窥文房谱,虽慕无由获。
笔惟可把握,墨取黑非白。
砚得石即已,殆可供捣帛。
从渠膏粱子,窃视笑哑哑。

拼音版原文

shēngbīngjiānhuáiluòānzhái

dǎnmáoxiǎoxuétóngmǎoshíbǎi

xiānshēnglíngzhǒujiàoyuán

jǐnnéngxìngmíngyànzàoméiduànguǎnsuíshǒuhuà

shāochángyóumíngchǎngruòfēnshūmài

ǒukuīwénfángsuīyóuhuò

wéihēifēibáiyànshídàigòngdǎo

cónggāoliángqièshìxiào

注释

兵间:战乱时期。
淮洛:淮河和洛水。
髧髦:儿童的短发。
小学:古代的私塾教育。
灵肘:智慧或巧妙的方法。
兔园册:启蒙读物。
姓名:基本识字。
笔砚:书写工具。
灶煤:烧火的煤。
荻管:用荻杆制作的笔。
名场:科举考试场所。
文房谱:书法指南。
膏粱子:富贵人家的孩子。

翻译

我年轻时身处战乱,淮河和洛水边没有安定的居所。
头发短还未入学堂,一群孩童聚集成百上千。
老师依靠智慧教导,用兔园书册传授知识。
只能记住些名字,对笔墨纸砚并不讲究。
烧火的煤研磨瓦片,用荻杆随意作画。
稍微长大后进入考场,答题如分辨豆麦般粗略。
偶尔看到书法指南,虽然羡慕却无法获取。
笔只求握在手中,墨只要黑色而非白色。
砚台只要有石头就行,大概只能用来捣衣罢了。
那些富贵人家的孩子,偷偷看我这样嘲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予素不工书故砚笔墨皆取具而已作诗自嘲》,表达了诗人早年贫寒的生活经历和对书法艺术的向往。诗中回忆了自己在兵荒马乱中求学的艰辛,幼时在简陋条件下学习,用破瓦研磨灶煤当墨,甚至用荻杆作笔。随着年龄增长,虽然涉足科举,但对书法的领悟仍浅显,只能勉强区分文字。后来偶然接触到书法艺术,虽心生仰慕却难以获取精良的工具。诗中以“笔惟可把握,墨取黑非白”形容自己对书法的朴素认识,感叹自己与富贵人家子弟相比,对于书法的追求只是粗浅的模仿,暗含自嘲之意。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谦逊自省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