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师赐金篦,试与开眼障
出处:《朱泾寺》
宋 · 吴则礼
冀马日驰突,无地制奔放。
来争天东南,束手莫与抗。
我航指四百,去之迷所向。
十里望云屋,远意属昆阆。
尺五跬步天,丈六欢喜相。
更参船子师,稽首问无恙。
平生客江湖,半世狎烟浪。
渔监选常登,钓尹职不旷。
此手误遮日,久矣翳尘妄。
愿师赐金篦,试与开眼障。
来争天东南,束手莫与抗。
我航指四百,去之迷所向。
十里望云屋,远意属昆阆。
尺五跬步天,丈六欢喜相。
更参船子师,稽首问无恙。
平生客江湖,半世狎烟浪。
渔监选常登,钓尹职不旷。
此手误遮日,久矣翳尘妄。
愿师赐金篦,试与开眼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冀马:冀北的马。束手:无法控制。
稽首:古代跪拜礼。
江湖:泛指四方,或指江湖生活。
渔监:古代官职,管理渔业。
金篦:古时眼科手术工具,比喻智慧或帮助。
眼障:比喻心中的困惑或障碍。
翻译
冀北的马儿疾驰奔突,无人能束缚它的狂放。它们向东南方挑战天威,无人能抵挡它们的力量。
我驾船航行,目标模糊,不知所向。
在十里的行程中,我遥望云雾缭绕的房屋,心向远方的昆阆仙境。
仿佛咫尺之间就是天庭,丈六之高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我参拜船子和尚,低头致礼询问平安。
我一生漂泊江湖,大半生与风浪为伴。
作为渔监,我常常登上岗位,钓鱼官职从未荒废。
这双手曾误挡阳光,长久以来被尘埃蒙蔽。
希望师傅您赐予我智慧,帮我打开眼前的障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江湖上的生活情景。诗中"冀马日驰突,无地制奔放"两句,通过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行者的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的情怀。紧接着的"来争天东南,束手莫与抗"则透露出一种不愿屈服于世俗纷争的心态。
诗人提及"我航指四百,去之迷所向",表明了对远方的向往和探索,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迷茫。接下来的"十里望云屋,远意属昆阆"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寄托的情景。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写道:"尺五跬步天,丈六欢喜相",通过对宇宙和人间尺度的对比,表达了对大自然和生命美好的感悟。随后的"更参船子师,稽首问无恙"则是行者向生活导师询问并表示敬意。
诗中"平生客江湖,半世狎烟浪"两句,揭示了作者长期漂泊在外的生活状态和对江湖生活的深厚情感。紧接着的是"渔监选常登,钓尹职不旷",描述了行者可能是以捕鱼为业,且这一职业并非偶尔为之,而是经常从事。
最后几句"此手误遮日,久矣翳尘妄。愿师赐金篦,试与开眼障"则表达了一种对内心光明的渴望和对导师恩惠的期待,希望能够洗净尘埃,洞察真理。
整首诗通过行者在江湖上的生活写实,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