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风吹林林叶乾,泉声落日毛骨寒
出处:《香山飞泉亭》
金 · 赵秉文
霜风吹林林叶乾,泉声落日毛骨寒。
道人清晓倚阑干,自汲清泉扫红叶,一庵冬住白云端。
道人清晓倚阑干,自汲清泉扫红叶,一庵冬住白云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通过霜风、落叶、泉水和道人的形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首句“霜风吹林林叶乾”,以霜风起笔,点明季节为秋冬之交,寒意渐浓。风吹过树林,树叶逐渐凋零,一片萧瑟景象。这不仅勾勒出自然界的变迁,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次句“泉声落日毛骨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寂与肃穆。落日余晖下,泉水潺潺,其声清脆,却给人以寒意,仿佛连人的肌肤都为之颤栗。这里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将听觉与触觉相结合,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情感的深度。
接着,“道人清晓倚阑干”一句,引入了人物——道人。清晨时分,他静静地站在亭子的栏杆旁,似乎在凝视着眼前的景致,或是沉思冥想。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份静谧与神秘。
“自汲清泉扫红叶”描绘了道人亲自取水,然后清扫红叶的情景。这一行为既体现了道人的闲适与淡泊,也暗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尊重。红叶在秋天的背景下显得格外鲜艳,与清泉的清澈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色彩层次。
最后,“一庵冬住白云端”收尾,将道人的居所置于云雾缭绕的山顶,象征着他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状态。这一句不仅提升了意境的高度,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隐逸之趣,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心灵宁静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