墟里通有无,垣墙任摧倒
病守亦欣然,肩舆白门道。
荒田咽蛩蚓,村巷悬梨枣。
下有幽人居,闭门空雀噪。
西风高正厉,落叶纷可扫。
孤童卧斜日,病马放秋草。
墟里通有无,垣墙任摧倒。
君家本冠盖,丝竹闹邻保。
脱身声利中,道德自濯澡。
躬耕抱羸疾,奉养百岁老。
诗书膏吻颊,菽水媚翁媪。
饥寒天随子,杞菊自撷芼。
慈孝董邵南,鸡狗相乳抱。
吾生如寄耳,归计失不早。
故山岂敢忘,但恐迫华皓。
从君好种秫,斗酒时自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郊原:乡村野外。风日:天气晴朗的日子。
病守:病弱的人。
肩舆:轿子。
蛩蚓:小虫。
幽人:隐士。
墟里:村落。
丝竹:音乐。
膏吻颊:滋润心灵。
菽水:粗茶淡饭。
杞菊:野生植物,象征简朴生活。
慈孝:孝顺。
华皓:白发苍苍。
翻译
田野雨后充足,天气晴朗美好。病弱之人也心怀欣喜,坐着轿子走在白门道上。
荒芜田地里虫鸣声断续,村巷间挂满了梨枣。
下面住着隐士,关门静听麻雀叫。
西风吹得强劲,落叶纷纷可以扫去。
孤独的孩子躺在夕阳下,病马在秋草中自由漫步。
村落里互通有无,院墙任凭倒塌。
你家本是显赫之家,音乐声和笑声常在邻居间回荡。
你已从世俗名利中解脱,道德修养如同沐浴洗涤。
亲身耕作,照顾年迈体弱的老人。
读书写字滋养心灵,粗茶淡饭侍奉双亲。
像天随子一样,面对饥寒自给自足。
你的孝行如董邵南般感人,鸡犬和睦相处。
人生如过客,归乡计划要尽早。
故乡怎能忘记,只是怕岁月催人老。
跟随你种植高粱,偶尔自酿美酒以慰劳自己。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表达了诗人退隐田园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开篇“郊原雨初足,风日清且好”描绘了一幅雨后晴好的景象,既是自然美景的写照,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
“病守亦欣然,肩舆白门道”透露出诗人虽然身体不适,但依旧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即便是在家休养,也能享受清风明月之美。随后的“荒田咽蛩蚓,村巷悬梨枣”则是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下有幽人居,闭门空雀噪”表达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理念,而“西风高正厉,落叶纷可扫”则是对秋天景象的刻画,秋风烈烈,落叶纷飞,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接下来的“孤童卧斜日,病马放秋草”、“墟里通有无,垣墙任摧倒”等句子,不仅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闲适,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人生、物态的豁达态度。
“君家本冠盖,丝竹闹邻保。脱身声利中,道德自濯澡”则是对过往荣华和道德修养的一种回顾与表达,表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修为的重视。
最后,“躬耕抱羸疾,奉养百岁老。诗书膏吻颊,菽水媚翁媪”等句子,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珍视,以及通过诗书来滋润心灵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景物的细致描绘,以及对自然、生活、道德等方面的情感抒发,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是苏轼诗词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