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一朝天,南山对明镜
出处:《长安窦明府后亭》
唐 · 顾况
君为长安令,我美长安政。
五日一朝天,南山对明镜。
鸟飞青苔院,水木相辉映。
客至南云乡,丝桐展歌咏。
吏人何萧萧,终岁无喧竞。
欲识明府贤,邑中多百姓。
五日一朝天,南山对明镜。
鸟飞青苔院,水木相辉映。
客至南云乡,丝桐展歌咏。
吏人何萧萧,终岁无喧竞。
欲识明府贤,邑中多百姓。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君:县令。为:是。
我:我。
美:赞美。
长安政:你的政绩。
五日一朝天:每日五次朝见天子。
南山:南山。
对:映照。
明镜:明亮的镜子。
鸟飞青苔院:鸟儿在青苔庭院飞翔。
丝桐:乐器名,常指琴。
展歌咏:展示音乐和诗歌。
吏人:官吏。
何:多么。
萧萧:安静的样子。
终岁:整年。
无喧竞:没有纷争。
欲识:想了解。
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贤:贤明。
邑中:城中。
多百姓:有许多百姓。
翻译
你是长安的县令,我赞美你的政绩如诗如画。每日五次朝见天子,南山如同明亮的镜子映照眼前。
鸟儿在青苔覆盖的庭院飞翔,水木相互映照,景色宜人。
宾客来到这南云之乡,音乐与诗歌在此流淌。
官吏们安静有序,整年没有纷争和喧嚣。
想要了解你这位贤明的县令,只需看这城中的众多百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和谐美好的行政区划,长安令君治理有方,政绩突出。五日一小朝天,可能是指早晨的清新时刻,或是官员定期处理政事的时间点,南山对面则如同明镜一般,映射出一个清澈透明的政治环境。
诗中还描写了自然景象,鸟儿在青苔覆盖的院落中自由飞翔,水波和树木相互辉映,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南云乡的客人来到这里,都会被这份美丽所感染,不禁展开丝桐之声,高声歌咏。
吏人,即官府中的属员,工作勤勉而不喧闹,整个年份中都保持着井然有序的状态。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长安窦明府贤能官员的赞赏,以及对市民众多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秩序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政治与社会境况,是对当时长安城治理之美好的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