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成乱昏昼,何止碍轮蹄
出处:《雨中四首 其一》
宋 · 赵蕃
积此檐间雨,骤兹山下溪。
真成乱昏昼,何止碍轮蹄。
云变看苍狗,泥深听竹鸡。
不能同愦愦,政尔合栖栖。
真成乱昏昼,何止碍轮蹄。
云变看苍狗,泥深听竹鸡。
不能同愦愦,政尔合栖栖。
注释
积:积累。檐间:屋檐之下。
骤:突然。
兹:此。
山下溪:山下的溪流。
乱昏昼:混乱不分白天黑夜。
碍:阻碍。
轮蹄:车马的车轮和马蹄。
云变:云彩变化。
苍狗:比喻快速变化的云彩。
泥深:泥土深厚。
竹鸡:竹林中的鸟。
同愦愦:一同陷入混乱。
政尔:只是。
栖栖:形容不安或孤独。
翻译
积聚了屋檐间的雨水,突然涌向山下的溪流。这混乱不分昼夜,岂止阻碍了车马行走。
云彩变化如同苍狗,泥土深陷连竹鸡鸣声也难以听见。
无法一同陷入纷扰,只能各自静默无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雨中四首》之一,描绘了雨后山间的情景。诗人通过观察和听觉,生动地展现了雨后的混乱与宁静交织。"积此檐间雨"描绘了雨水从屋檐滴落的连续性,"骤兹山下溪"则写出雨势使山下的溪流湍急。"真成乱昏昼"反映出雨天光线不明,天地模糊,"何止碍轮蹄"则暗示道路湿滑,行路艰难。
"云变看苍狗"运用比喻,形容云层翻滚如同苍狗(古人常以苍狗形容快速变化的云),"泥深听竹鸡"则写出了雨后竹林中的声音,竹鸡鸣叫显得格外清晰,因为泥泞使得其他声音被掩盖。
最后两句"不能同愦愦,政尔合栖栖"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他感叹自己无法置身于纷扰的世间,只能在雨中寻求片刻的宁静,"政尔合栖栖"暗含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山野的景象,寓含了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