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子熙熙还感叹,于今始得免流移
出处:《录襄邓民言》
明 · 何乔新
白茅覆屋竹编篱,斫得生柴给晓炊。
妇子熙熙还感叹,于今始得免流移。
妇子熙熙还感叹,于今始得免流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襄阳和邓州地区百姓的生活情景。通过“白茅覆屋竹编篱”这一句,我们可以想象到房屋以白茅覆盖,篱笆由竹子编织而成的朴素景象,展现了当时农村的自然风貌与简朴生活。接着,“斫得生柴给晓炊”则描述了人们砍取新鲜木柴用于早晨的烹饪,体现了生活的日常与对基本生存需求的关注。
“妇子熙熙还感叹”,这句话中“熙熙”形容妇女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但同时“还感叹”则透露出他们内心的复杂情感,可能是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也可能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这种情感的交织,反映了普通人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乐观与现实态度。
最后,“于今始得免流移”表达了百姓们在经历了某种困境后,终于能够安定下来,不再四处流离失所的愿望。这句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背景下人民对稳定生活的渴望,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民间疾苦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明代襄阳邓州地区百姓的日常生活,通过具体的场景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普通人在历史变迁中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具有较强的历史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