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川晞发今头白,相向衔悲更几人
出处:《蔡甸上关师墓》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遗碣重来又四春,苍苍高柏郁嶙峋。
声吞注海经天泪,立尽萧风淡日晨。
难答生成何敢死,暂稽蜕委已无身。
义川晞发今头白,相向衔悲更几人。
声吞注海经天泪,立尽萧风淡日晨。
难答生成何敢死,暂稽蜕委已无身。
义川晞发今头白,相向衔悲更几人。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陈曾寿所作,题为《蔡甸上关师墓》。诗中表达了对故去师长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
首句“遗碣重来又四春”,点明诗人再次来到墓前已过去了四个春天,时间流逝,物是人非,暗示了岁月的沧桑。接着,“苍苍高柏郁嶙峋”描绘出墓地环境的肃穆与荒凉,高大的柏树显得古老而坚韧,象征着师长的精神永存。
“声吞注海经天泪”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师长生前的教诲如海般深沉,又如天之泪滴,感人至深。诗人“立尽萧风淡日晨”,在清晨的寒风中长久站立,表达对师恩的追忆和敬仰。
“难答生成何敢死,暂稽蜕委已无身”两句,诗人感慨师长的离世,难以回报其教育之恩,只能暂时放下心中的哀痛,感叹师者的肉体虽逝,精神犹在。
最后,“义川晞发今头白,相向衔悲更几人”以个人的白发与墓前的荒凉相对照,表达出诗人与同感悲痛的人们共同怀念师长,哀伤之情愈发浓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景物描绘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师长深深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