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寂寞谁与传,梅开年后并腊前
出处:《次韵斯远折梅之作》
宋 · 赵蕃
春归寂寞谁与传,梅开年后并腊前。
江南此物处处有,不论水际仍山颠。
为之著句道所以,点检败箧曾年年。
七言五字古复律,非独爱渠还自怜。
见君新就之长篇,有如潢潦投清涟。
俗间比拟不足道,老大更争儿女妍。
山行蜡屐要上下,水泛艇子思延缘。
岂惟病思待一洗,直恐高致成轻捐。
定逢缟衣露皎洁,仍听翠羽啁清圆。
赋成从使笔并秃,饮隽更须瓶屡眠。
江南此物处处有,不论水际仍山颠。
为之著句道所以,点检败箧曾年年。
七言五字古复律,非独爱渠还自怜。
见君新就之长篇,有如潢潦投清涟。
俗间比拟不足道,老大更争儿女妍。
山行蜡屐要上下,水泛艇子思延缘。
岂惟病思待一洗,直恐高致成轻捐。
定逢缟衣露皎洁,仍听翠羽啁清圆。
赋成从使笔并秃,饮隽更须瓶屡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春归:春天离去。寂寞:孤独、冷清。
腊前:农历十二月前。
潢潦:积水、污浊的水。
清涟:清澈的水面波纹。
老大:年纪大。
蜡屐:涂蜡的木屐。
延缘:延伸思绪。
高致:高尚的情趣。
缟衣:白色的衣服。
翠羽:青绿色的鸟羽。
笔并秃:笔尖磨损。
瓶屡眠:酒瓶常常空了又满。
翻译
春天离去后,寂寞无人传递消息,梅花在年后腊月之前开放。江南这种景象到处可见,无论是在水边还是山顶。
我为此写下诗句,每年都会整理旧箱,记录这些景象。
我用七言五字的古体和律诗形式表达,不仅因为我喜爱,更是自我欣赏。
看到你新完成的长篇作品,就像污浊的积水投入清澈的涟漪。
世俗的比喻无法形容,即使年纪大了,也想赞美你的才情。
登山时,我期待着蜡屐的上下行走,泛舟时,我想随着小艇延伸思绪。
这不只是为了洗净病态的思绪,更怕高尚的情趣被忽视。
定能遇见你穿着素白的衣裳,如同皎洁的月光,还能听到清脆的鸟鸣。
写完诗后,笔都磨秃了,品味美酒时,还要频繁地倒满酒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题为《次韵斯远折梅之作》。诗中,诗人感叹春归的寂寥无人传递,梅花在岁末年初独自绽放,江南大地梅树遍野,无论水边山巅皆可见。诗人感慨万分,写下诗句表达对梅花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自怜。他赞赏朋友斯远的新作,认为其诗才横溢,犹如浊水投入清澈的涟漪,超越俗世的比拟,展现出老年的风雅。诗人期待通过欣赏佳作洗涤病态思绪,更愿珍视高雅的情致。他想象着在山间行走,品茗赏梅,深感诗作完成后的满足,甚至愿意让酒瓶常伴左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赞美,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