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布素定交情,恨不同为出谷莺
出处:《酬太常晁丞见寄》
宋 · 王禹称
当年布素定交情,恨不同为出谷莺。
犹作三丞君最屈,遍寻两制我知荣。
湮沉莫厌青衫在,彼此俱嗟白发生。
重入玉堂非所望,汶阳田好欲归耕。
犹作三丞君最屈,遍寻两制我知荣。
湮沉莫厌青衫在,彼此俱嗟白发生。
重入玉堂非所望,汶阳田好欲归耕。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当年:过去。布素:朴素。
定交情:建立深厚的友情。
恨:遗憾。
出谷莺:山谷中的黄莺。
犹:仍然。
三丞:官职名。
君:你。
最屈:极大的委屈。
两制:古代官职,如中书令、侍中。
知荣:感到荣耀。
湮沉:埋没。
莫厌:不要嫌弃。
青衫:古代低级官员的服装。
白发生:白发,指年老。
玉堂:朝廷。
非所望:并非期望。
汶阳田:汶阳的田园。
好欲归耕:渴望回归田园生活。
翻译
当年我们以朴素的方式建立友情,遗憾不能像山谷中的黄莺一样一同展翅飞翔。你如今担任三丞之职,我觉得这是极大的委屈,而我遍寻两制之位,却深感荣耀。
不要嫌弃我这身青衫依旧,我们都感叹岁月催人老。
重返玉堂(朝廷)已非我所期待,我更向往回归汶阳的田园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酬太常晁丞见寄》。通过这短短几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当年布素定交情,恨不同为出谷莺。”开篇即表达了对旧日友谊的怀念与遗憾。这里的“布素”指的是纯洁无瑕的关系,“同为出谷莺”则是希望像鸟儿一样共同飞翔,但现实中却未能如愿。
接下来的“犹作三丞君最屈,遍寻两制我知荣。”诗人通过自称“三丞”,表达了对友情的尊重和自我地位的认知。这里的“两制”可能是指某种制度或规矩,“我知荣”则显示出诗人对于能遵循这些制度而感到的荣幸。
“湮沉莫厌青衫在,彼此俱嗟白发生。”这一句中“湮沉”意味着深沉,“莫厌”是不厌倦,而“青衫”常指普通百姓或士人。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不舍。
最后,“重入玉堂非所望,汶阳田好欲归耕。”这里的“玉堂”通常象征着高贵的地位,但诗人表示并不愿意再次进入这样的环境。相反,他更倾向于回到“汶阳”的田园生活,去体验那份简朴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友情的回忆,对现实中无法如愿以偿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简单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王禹偁在这短短几句中,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笔法,勾勒出了一个思念旧友、厌倦官场又怀恋田园生活的士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