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古一沈思,千载多逸民
出处:《毛希元隐居庐山卧龙瀑》
宋 · 叶适
毛子骂吴曦,蜀山渺孤獖。
五老急扣聘,延留如大宾。
龙分自眠地,蕙帐饶珠蠙。
岩花开恨晚,谷鸟鸣先春。
吊古一沈思,千载多逸民。
登高一长望,万里皆积云。
子勇书印历,忧愤著弥纶。
曷不草露布,从容静风尘。
低头汲涧曲,煮豆萁为薪。
沮溺上之耻,昔贤终贱贫。
五老急扣聘,延留如大宾。
龙分自眠地,蕙帐饶珠蠙。
岩花开恨晚,谷鸟鸣先春。
吊古一沈思,千载多逸民。
登高一长望,万里皆积云。
子勇书印历,忧愤著弥纶。
曷不草露布,从容静风尘。
低头汲涧曲,煮豆萁为薪。
沮溺上之耻,昔贤终贱贫。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毛子:指外族人。孤獖:形容孤立无依。
五老:指五位长老。
大宾:贵宾。
龙分:龙脉之地。
珠蠙:珍珠。
岩花:山岩上的花朵。
恨晚:开放得晚。
吊古:凭吊古人。
逸民:隐居不仕的人。
长望:长久眺望。
积云:层层云雾。
书印历:记载在史书中的事迹。
弥纶:广大、深远。
草露布:起草公开信。
静风尘:平息世事。
汲涧曲:在山涧取水。
豆萁:豆茎。
沮溺:典故,指隐士。
贱贫:贫穷落魄。
翻译
外族人辱骂吴曦,蜀地高山显得他孤立无依。五位长老急忙前来邀请,像对待贵宾一样挽留他。
龙脉之地他独自沉睡,香帐中满是珍珠般的宝贝。
岩花虽美却开放太迟,山谷鸟儿鸣叫预示春天来临。
他沉思历史,千年间逸士众多。
登高远望,万里大地尽是层层云烟。
他的英勇事迹刻在史册,忧虑和愤慨充满诗篇。
为何不发布公开声明,以平静的姿态面对世事纷扰。
他低头取水于山涧深处,煮豆燃萁以作柴火。
这让他想起沮溺的耻辱,古代贤人最终贫穷落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人以毛子骊吴曦开篇,借此表达自己对世俗纷争的超然与脱离,以及对高洁独立生活的追求。
蜀山渺孤獖,是诗人选择的隐居之地,环境幽深而美丽。五老急扣聘,延留如大宾,则表现了人们对诗人高洁品格的敬仰和邀请他参与世事的迫切,但诗人却选择了退隐。
龙分自眠地、蕙帐饶珠蠙,是对隐居生活的一种描绘,环境宁静而富有诗意。岩花开恨晚、谷鸟鸣先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和希望的赞美。
吊古一沈思,千载多逸民,是诗人在回顾历史时,对那些选择隐居的人生态度的理解与同情。登高一长望,万里皆积云,则是诗人站在高处所见到的壮丽景象,也象征着他超脱尘世的心境。
子勇书印历、忧愤著弥纶,表达了诗人的个性和才华,以及内心的不平与抗争。曷不草露布,从容静风尘,是对隐居生活的一种理想化描述,诗人希望能够在自然中找到平静。
低头汲涧曲、煮豆萁为薪,则是对隐逸生活中简单劳作的描写,这种生活虽然艰苦但充满了诗意。沮溺上之耻、昔贤终贱贫,是诗人对于那些曾经高洁而现在却因为世俗牵绊而失去尊严的人的一种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追求超脱与宁静生活的愿望,以及对于历史上隐逸之士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