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将强梁谋益狡,异时仓卒诏谁听
出处:《书所闻》
清 · 钱澄之
杨帅风闻已就刑,天隅此日识朝廷。
汉家有法宜明正,都尉阴谋似不经!诸将强梁谋益狡,异时仓卒诏谁听?南阳问罪功非细,即恐萧墙祸未宁!
汉家有法宜明正,都尉阴谋似不经!诸将强梁谋益狡,异时仓卒诏谁听?南阳问罪功非细,即恐萧墙祸未宁!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钱澄之的作品《书所闻》,通过“杨帅风闻已就刑”开篇,描绘了一幅权力斗争与正义缺失的画面。诗人对杨帅的遭遇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同时也对朝廷的法律公正性提出了质疑,认为汉家的法律应当明正,不应让都尉这样的阴谋得逞。
接着,诗人进一步揭示了军中将领们的强梁与狡猾,暗示了权力斗争中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他担忧在仓促之间,朝廷的诏令可能无人能听,这不仅反映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也体现了对君主权威和决策执行力的关切。
最后,诗人以“南阳问罪功非细”为转折,将话题引向历史上的南阳之役,强调了追究罪责的重要性,并预见到即使在追求正义的过程中,也可能引发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即恐萧墙祸未宁”表达了对潜在内乱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特定事件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于权力、正义、忠诚与混乱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