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遭宋祚移,耻为不义戕
九鼎不可覆,鼎覆人莫扛。
袁公烈丈夫,独立东南方。
欲以一己力,代国相颉颃。
适遭宋祚移,耻为不义戕。
奋然抱志起,誓欲扫搀枪。
拔剑突前麾,手回日月光。
敌势愈猖獗,山摧失忠良。
呜呼绝伦志,不得骋才长。
妻孥悉从溺,枯骨谁为襄。
忠烈动天地,游魂为国殇。
山水倍堪悲,抱恨彻穹苍。
穹苍幸一息,庶几纪星霜。
西风白杨路,哀猿号崇冈。
解剑挂墓柏,泣下沾衣裳。
惜哉时不利,抽毫述悲伤。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天柱不可折,柱折不可撑。九鼎不可覆,鼎覆人莫扛。
袁公烈丈夫,独立东南方。
欲以一己力,代国相颉颃。
适遭宋祚移,耻为不义戕。
奋然抱志起,誓欲扫搀枪。
拔剑突前麾,手回日月光。
敌势愈猖獗,山摧失忠良。
呜呼绝伦志,不得骋才长。
妻孥悉从溺,枯骨谁为襄。
忠烈动天地,游魂为国殇。
山水倍堪悲,抱恨彻穹苍。
穹苍幸一息,庶几纪星霜。
西风白杨路,哀猿号崇冈。
解剑挂墓柏,泣下沾衣裳。
惜哉时不利,抽毫述悲伤。
注释
天柱:比喻国家的栋梁。撑:支撑。
九鼎:古代象征国家的重要器物。
覆:倾覆。
袁公:指袁某人。
烈丈夫:刚毅的男子。
一己力:个人的力量。
颉颃:抗衡。
宋祚移:宋朝的国运衰落。
不义戕:不正当的杀害。
抱志:怀抱壮志。
搀枪:阻碍。
拔剑:抽出剑。
日月光:形容剑光如日月。
敌势:敌人的气焰。
山摧:山河破碎。
绝伦志:超群的志向。
骋才长:施展才能。
妻孥:妻子和孩子。
襄:收殓。
游魂:亡者的灵魂。
国殇:国家的牺牲者。
穹苍:天空。
庶几:或许。
星霜:岁月。
白杨路:荒凉的道路。
哀猿:悲鸣的猿猴。
墓柏:墓地的柏树。
泣下:泪流。
时不利:时机不利。
抽毫:提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国难当头之际,怀抱忠诚之志,不惧艰险的壮阔情怀。诗中的"天柱不可折"、"九鼎不可覆"象征着国家的根本和传统的重量,是不可破坏和轻视的。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维护国家稳定和尊崇传统文化的坚定立场。
接着,"袁公烈丈夫,独立东南方"中的"袁公"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英雄人物,而"独立东南方"则表明诗人所处的位置,也象征着他在精神上对抗外来压力和维护国家尊严的决心。
"欲以一己力,代国相颉颃"显示了诗人愿意承担起保护国家的重任,即使是单枪匹马也要挺身而出。"适遭宋祚移,耻为不义戕"中,"宋祚"可能指的是某种王朝的更迭,而"耻为不义戕"则表明诗人对于这种变故感到羞愧,因为它违背了正义和忠诚。
接下来的部分描述了诗人的斗志与决断,"奋然抱志起,誓欲扫搀枪"、"拔剑突前麾,手回日月光"展现了一种英勇无畏的气概。然而,敌对势力依旧强大,"山摧失忠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与正义力量受挫败的哀叹。
在这之后,"呜呼绝伦志,不得骋才长"中,"绝伦志"意味着超越常人的忠诚之志,而"不得骋才长"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施展其才能和忠诚的悲哀。"妻孥悉从溺,枯骨谁为襄"描绘了一种家庭破碎、亲人失散的惨状。
最后,"忠烈动天地,游魂为国殇"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为国家牺牲的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他们的精神即便身死,但仍然在为国家守卫。"山水倍堪悲,抱恨彻穹苍"则是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所感受到的深切哀愁和无尽的遗憾。
整首诗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忠诚精神,以及对于国家危难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