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心阅世还怜我,潦倒长松薄暮堆
出处:《十日再登峰顶》
明 · 释函是
珍重茱萸露一杯,与君今日更登台。
秋光未尽看如此,少长相携笑几回。
林木亦同人事改,江山不共雁声哀。
休心阅世还怜我,潦倒长松薄暮堆。
秋光未尽看如此,少长相携笑几回。
林木亦同人事改,江山不共雁声哀。
休心阅世还怜我,潦倒长松薄暮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重阳节再度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和人事的变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惜。
首联“珍重茱萸露一杯,与君今日更登台”,开篇即点出重阳节的传统习俗——饮茱萸酒,与友人一同登高。茱萸酒被视为辟邪祈福之物,此处不仅体现了节日的氛围,也暗含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
颔联“秋光未尽看如此,少长相携笑几回”,描绘了秋日的美景尚未完全消逝,诗人与友人携手共赏,笑声不断。这一联通过“秋光”、“少长”、“笑”等意象,展现了登高时的欢愉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岁月流转中的青春与老年的交织。
颈联“林木亦同人事改,江山不共雁声哀”,将自然界的变迁与人事的更迭相联系,通过“林木”、“江山”与“雁声”的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变化的感慨。雁声哀鸣,似乎在诉说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无常,而“林木亦同人事改”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似性,都在经历着不可逆转的变化。
尾联“休心阅世还怜我,潦倒长松薄暮堆”,以“休心阅世”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面对世事的沧桑,诗人选择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同时,“潦倒长松”与“薄暮堆”构成了一幅苍凉的画面,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暗示了人生的最终归宿与自然界的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审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