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冰坚处行归骑,霜月圆时泊客船
出处:《送程荆山归富平为其尊人寿二首》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平生游未到秦川,每送秦人一黯然。
四姓帝居雄自古,二崤关路险如天。
河冰坚处行归骑,霜月圆时泊客船。
不必更论南越橐,卷中曾补白华篇。
四姓帝居雄自古,二崤关路险如天。
河冰坚处行归骑,霜月圆时泊客船。
不必更论南越橐,卷中曾补白华篇。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送程荆山归富平为其尊人寿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程荆山即将离开秦川返回富平时的离别之情,以及对秦川这一地区历史与自然景观的感慨。
首句“平生游未到秦川”,表达了诗人对未曾亲临秦川的遗憾,流露出一种向往之情。接着,“每送秦人一黯然”则点明了诗人每次送别前往秦川的人时内心的沉重与不舍。
“四姓帝居雄自古,二崤关路险如天”两句,通过描述秦川地区的历史地位和地理特征,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险峻。四姓帝居指的是历史上秦、汉、唐、宋四个朝代的帝王在此地建都或驻跸,而二崤关则是著名的险要之地,形象地比喻为通往天际的道路。
“河冰坚处行归骑,霜月圆时泊客船”描绘了秦川地区冬季的景象,冰封的河流上有人骑马归来,霜月圆时则有船只停泊岸边,生动地展现了季节变换下的自然风光与生活场景。
最后,“不必更论南越橐,卷中曾补白华篇”两句,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收尾,既是对友人旅程的祝福,也暗含着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南越橐可能是指友人此行的目的地或某种象征,而“卷中曾补白华篇”则表明诗人曾在自己的作品中记录或赞美过类似的主题,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展现了对秦川这片土地独特魅力的欣赏与赞叹,同时融入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与传承。